而楊楓剛進來之後,目光便被一個玻璃罩內的青銅器給吸引了。
這個青銅器只有三個足,看上去是個鼎爐。
這鼎爐上面刻著一些晦澀難懂的文字。
不過整體儲存不錯,所以顯得非常有價值。
幾個人都湊近,有些好奇的表情。
老闆似是要試探楊楓,故意看向他,問道:“楊先生覺得這個東西如何?”
“這個應該是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吧。”
楊楓隨口說著。
旁邊的陳家橋好奇的看向他,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西周時期,主要的字型是金文,而且在西周時期,當時的貴族流行把值得紀念的事情如冊命、戰功、婚嫁、祭典等等寫成文字鑄在銅器上。”
楊楓看著上面的文字,道:“這個時期帶著銘文的青銅器會特別多。”
“那你怎麼斷定這個青銅器是晚期的?”
陳家橋又問著。
楊楓笑了起來,道:“西周初期的金文,沿襲的是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風,方折筆畫較多,書法雄健。康王、昭王、穆王時期,字形漸趨整齊方正。”
“後期恭王、懿王以後,金文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趨勢,是商周初以來金文方形、圓形的肥筆漸漸為均勻的線條所代替,二是金文原來曲折象形的線條多被拉平,不連貫的筆畫也被連成一筆。”
他輕鬆的語氣,卻是對於這個時期娓娓道來。
幾個人聽的面面相覷。
這個傢伙的知識儲備也有些太可怕了。
老闆更是在此時感慨道:“真沒有想到,楊先生對於西周文化也有如此見解,不過我想這個東西應該不好知道是什麼吧?”
“是的,這個東西確實不簡單,從文字上來看,應該不是金文。”
楊楓嘀咕著,道:“而且雖然風格有些許的偏向,但是這個文字似乎並不是典型的金文,更像是當時某個諸侯國用的文字。”
“是的,其實不瞞你說,這個東西我們都還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大概知道個情況,所以當成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購買。”
老闆說著,繼續道:“楊先生您覺得呢?”
“老闆都如此推薦了,那我就再好好看看。”
楊楓覺得自己需要用回溯看看這個東西了。
他湊近了一些,仔細的看著眼前的青銅器。
隨著一陣回溯,楊楓的眼睛彷彿看到了那個朦朧的年代。
片刻後,他的眼睛逐漸露出吃驚的表情。
直到最後,才見楊楓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