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楓有些意外,道:“怎麼,住持認識我?”
“如何能不認識呢,其實若不是施主的話,我也不會在這裡當住持呢。”
住持說著,道:“其實我是梅城的,因為另外一位先生,才到了這裡。”
“看得出來,您應該不是本地人。”
“是啊,我來重整了一下寺廟,也是幫這裡的僧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住持笑著。
楊楓聽著點頭,道:“看來大師也是佛法高深,才被委以重任。”
“我焉能談佛法高深,只看人之頓悟罷了,哪有高深和淺薄。”
住持謙虛的說著。
楊楓笑著,道:“佛言,心若平等,無處不自在,大師似是參透了一些。”
“看樣子,施主也略懂佛法。”
“只是偶然翻過一些書。”
楊楓笑著。
住持倒是並不意外,只是道:“施主年紀輕輕,還大有可為,我已老邁無用,天賦愚鈍,以後所能參透的也就不多了,只希望業海之中,少一些惡業,多一些善業罷了。”
“我看這殿內供奉,便也是善業頗多的人。”
“是啊,我不能與他們相比,若是圓寂之後能夠成為他們座下一童子,便也算是滿足了。”
住持感慨著。
趙竹薇聽著二人聊天,總感覺雲裡霧裡的。
恰在此時,一個小和尚走過來,在住持耳邊說著什麼。
住持聽到有事,便道:“施主,我先去處理一些俗事,馬上就回來,請二位在這裡稍候。”
說完,住持便跟小和尚一起離開。
趙竹薇看他走了,終於忍不住的問道:“你們倆剛才到底說什麼呢?什麼業海啊,啥善業惡業的。”
“這是佛教之中的一個術語,用來比喻芸芸眾生無意之間而造作的各種因果,最後複雜的交織在一起的狀態。”
楊楓解釋著,繼續道:“佛教之中認為,貪嗔痴等煩惱和行為,會造成各種的善惡之業,這些業力最終都會決定個體的命運和輪迴。”
“能不能用我能聽懂的語言。”
“簡單的說就是積德行善,一片大海里,你做好事,那就是淨化海水,做壞事就是丟垃圾,所以他們的修行本質就是為了淨化海水,增加善業,最終超脫。”
楊楓簡單的解釋,趙竹薇馬上便聽懂了。
“真沒有想到,你竟然還懂佛法誒。”
趙竹薇滿臉的不可思議。
楊楓攤攤手,道:“之前閒著沒事,翻過一些書,佛家講究的是諸法因緣生,他們覺得人這一生的一舉一動,一生善惡都是因緣際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