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儒食軒。”
默默吞下自己的吃驚之後,餘秋雨嚥了咽口水,道。
她想看看那道桂花酥到底是怎麼保證可以烘焙的那麼酥脆的,她想用這種方法來做奶黃酥和蟹粉酥。
畢竟,鑽研美食也是她的畢生信仰之一。
宋哲一愣,知道餘秋雨的意思,扯了扯韁繩,烏啼馬撒開蹄子,帶著他們朝著鎮上儒食軒的方向奔去。
這個時間儒食軒的糕點師傅才開始做今日的點心。
所以,餘秋雨趕了個湊巧,可以看到這些糕點師傅是怎麼做點心的。
她走入廚房,這才發現。原來廚房裡還有一個很大的爐子在燒著,而這種爐子中間有無數的擋板,根據大師傅說,這些擋板的作用就是放上面團烘焙點心。
當然,製作和烘焙這種點心最重要的一個前提是,這些點心必須要經過適當的發酵和適當的醒面,還要講這些麵糰揉上無數遍,保證這些麵糰的柔韌度達到一定標準後,再將這些麵糰以千層餅的方式摺疊糅合無數次,這樣一來,麵糰裡邊進入了空氣,麵糰做出來的點心酥脆度就可以達到相應的標準。
餘秋雨看看這些爐子和爐子擋板裡邊放著的麵糰,頓時有些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啊。
那麼她明白了,
烘焙最需要的就是高溫。
而這個爐子,剛好可以達到烘焙所需要的那種高溫。
恍然大悟之後,餘秋雨又開始琢磨著,要不要她也做一種這樣的爐子?
這樣一來,她就可以給餘亦凡和餘亦然做奶黃酥和蟹粉酥了。
但是,這種爐子需要大量的柴火燃燒。
他們家沒有那麼多的柴火,如果要燃燒那麼多的柴火才能達到那麼高的溫度的話,那麼她也做不到啊。
看著這大爐子,餘秋雨犯了愁。
爐子的體積比較大,受熱面積比較大,所以需要的柴火也比較多。
等等。
這爐子……
餘秋雨想起了現代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和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
麵包窖。
這種麵包窖通常被用來烘焙麵包的,就是製作起來有點麻煩,但是卻很實用,一個麵糰,發酵醒好揉好之後,在麵糰的表面上劃上那麼兩道,再把它丟到麵包窖裡邊去,一個香酥脆軟可口的麵包就會製作而成。
而麵包窖的做法,似乎也不是那麼難,相對來說要比這種大爐子容易得多。
餘秋雨想著,心裡邊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點心已經做好了,香甜的桂花味和麵粉的味道撲鼻而來,充斥著整個後廚,廚師將一塊桂花酥放在了一個潔白的瓷盤子裡,熱情的端給餘秋雨:“小秋雨,來,吃點點心。”
餘秋雨知道,他們需要的不是自己品嚐點心,而是自己的點評。
桂花酥味道如何?可還有改進之法的點評。
餘秋雨當然不能辜負了他們的好意啊,餘秋雨的友好,素來是對人不對事。
這些廚師對她很好。
自從她正兒八經的來到這兒做差之後,起初這些廚師還對她多有刁難,或許是覺得她來到這裡做工完全是靠著走後門,因為餘亦凡和宋哲的關係,所以儒食軒老闆才會把自己供在儒食軒中。
可是當她憑著一道點心完勝在場的廚師之後,這些廚師就不再刁難她了,反而看在她是個小孩子,對她多有照顧。
投桃報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