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餘亦凡那消極的模樣,餘秋雨嘆了口氣,拍了拍餘亦凡的肩膀。
“我們是盡人事以聽天命,該做的我們都做了,剩下的看造化,至於餘風表姐是否幸福看她自己。”
反正餘秋雨覺得,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選擇的路負責。
就算這條路再難走,那也是自己的選擇。
餘亦凡抬頭看了餘秋雨一眼,面部表情上浮現出些許複雜。
是,生而為人,是應該為自己所選擇的付出代價。
看了餘秋雨一眼,餘亦凡低著頭坐在那裡,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餘秋雨沒有再管他,自己端著碟子走進了廚房。
嶺南百姓除了八卦,還比較關注農桑。
更比較關注獨自一個人包下了整座山頭的餘秋雨和餘秋雨的那座山。
開了春,入了夏,大家都以為餘秋雨會猴急的馬上種植水稻,但是餘秋雨沒有,她把稻田地養了一年,下一步居然是育苗?
有人悄悄地上山看了一眼,餘秋雨的稻田地裡無數的螃蟹爬來爬去。而稻田裡的水稻苗生長的鬱鬱蔥蔥。
美中不足的是,餘秋雨種植的稻苗有點短、有點小、有點黃。
嶺南百姓當地的規矩是,開春之後天氣差不多了,應該馬上種植水稻。
可是餘秋雨卻沒有種水稻。
在無事生非的嶺南百姓眼中,餘秋雨這麼做,委實有些離經叛道。
大家紛紛對餘秋雨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餘亦凡在處理公事的過程中沒有少聽到嶺南百姓的議論和不解,說實話別說這些嶺南的鄉里鄉親,餘亦凡也想不明白餘秋雨是想做什麼。
開春天氣好了肯定要馬上播種,畢竟一年之際在於春,這是規矩,餘秋雨這麼做確實是有些不符和規矩,雖然自己是嶺南知府,可是他現在也很為難,畢竟民俗規矩什麼的不可違背。
可是餘秋雨並沒有把這些百姓不滿的議論和指責當回事,也不知道她有沒有聽到身後這些百姓不滿的聲音。
餘秋雨日日都會上鎮上買點菜什麼的,想來肯定也有所耳聞。
被流言蜚語擾的煩的不輕的餘亦凡終於忍不住要和這離經叛道不走尋常路的妹子說道說道。
某日餘亦凡處理完公務回來,回到知府衙門後院時,餘秋雨還在廚房忙活著做菜,卻被餘亦凡給叫了出來。
“秋雨,你先別忙,我有些話想對你說。”
餘亦凡坐在餘秋雨對面的椅子上,面上神色有些頹靡,似乎是在猶豫掙扎著說不說。
餘秋雨知道他想說什麼。
“哥,你想說的話其實我知道,你不就是想問我,關於播種的事情嗎?”
看他那煩心的小表情,這麼一樁小事也值得餘亦凡這麼憂心?
她這個已經當了知府的哥哥,未免也太過於在乎這些流言蜚語什麼的了吧?
這樣不好,真的不好。
餘亦凡原本還糾結掙扎著怎麼問出口呢。
沒想到餘秋雨倒是替自己把自己的問題給說出來了。
既然餘秋雨已經把話給說開了,餘亦凡自然也沒有為難下去的必要。
“對,秋雨,我確實想問你,現在你早就應該將水稻播種,還有幾個月就要收了,你怎麼佔著塊山頭什麼也不做?”
這有違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