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點點頭,又像是有些不耐煩。
“我知道了。”
宋哲這才放心的準備離去,馬蹄子一揚,馬兒帶著宋哲,就像是一支離弦之箭一般地衝了出去。
宋哲的身後還跟著一大堆的侍衛。
餘秋雨看著宋哲離開的背影,心裡邊也染上了一些愁緒。
雖然說她不知道這算不算是男女之情的離愁,但是她現在就是挺難受的。
宋哲離開了,人家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剿匪,就是來為百姓謀福祉。
所以,餘秋雨在回家的路上總是會聽到百姓對宋哲和趙至琛讚不絕口。
且不說趙至琛有著皇子這樣尊貴的身份,就說是普通的知府,要是來到嶺南,少不得得自怨自艾起來,覺得自己是倒了幾輩子的黴運才來到嶺南這種地方。
但是趙至琛卻不,自從被貶到嶺南做知府,趙至琛也沒有多少怨言,踏踏實實戰戰兢兢的處理起公務來,而且就算得到皇帝的重用,可以重新回到嶺南了,也沒見到趙至琛有多麼的驕傲,甚至他還不放心嶺南的匪患,希望能治理匪患。
這如何不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員?
小鎮上的人對趙至琛和宋哲的作為讚不絕口。
餘秋雨和餘亦凡行走在百姓中間,聽著百姓不絕口的議論和讚歎,其實內心也挺激動的。
她也為宋哲感到高興。
他和趙至琛來到嶺南的作為終於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說實話,我也沒想到宋大人和趙大人的舉動如此深得民心,況且趙大人還是皇子出身,皇子出身的人基本上都是養尊處優,又有幾個知道民間疾苦,又有幾個甘願去體諒民間疾苦?”
說著,餘亦凡也忍不住的嘆了口氣。
“沒想到趙大人居然可以。趙大人可真是皇子中各位出類拔萃的一個啊。”
連餘亦凡這樣的為官者都對趙至琛和宋哲的所作所為提出了表揚。
由此可見,在為官者眼裡,宋哲和趙至琛還是不錯的官員。
餘秋雨思索了一會兒,嗯了一聲,對餘亦凡的說法表示深切的贊同。
送餘秋雨回到餘家以後,還未等餘亦凡收拾東西準備去知府衙門工作,小院的門再次的被人給敲響。
餘秋雨忙不迭的出去開門。
來人穿著一身衙役的衣服,由他的衣著可以判斷出,他是嶺南知府衙門的人。
餘亦凡還沒有去知府衙門,怎麼反而先派人過來了?
餘秋雨一臉詫異的看向來人。
“敢問閣下來這兒做什麼?”
衙役哦了一聲,看餘秋雨的模樣和打扮,就判斷出餘秋雨應該是餘亦凡的妹妹,餘家的小女娃,客客氣氣的道:“是這樣的,大人考慮到最近餘大人跟著宋大人剿滅土匪,曠日持久,身體肯定吃不消受不住,所以希望能讓大人休息幾天,然後衙門的事請他來處理就好。”
餘秋雨狐疑的看著他,他亦是心虛的低下了腦袋,不敢直視餘秋雨的臉。
真當她餘秋雨看不清政治局面啊?
這哪裡是考慮到餘亦凡身體不行讓餘亦凡多休息幾天?
餘亦凡為人誠懇做事認真,又豈是會輕言放棄之輩?
這分明是他們在眼紅餘亦凡可以勾結宋哲!
“為什麼啊,我哥哥現在已經恢復過來了,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哥哥回去工作啊。”
餘秋雨毫不隱瞞的說出了自己的質疑。
反正她現在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童言無忌直言不諱都是應該的。
“這個,餘家丫頭,我們也是奉了大人的意思過來傳遞訊息的,你說你又何苦去為難一個傳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