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全盤考慮。
朕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就算朱棣和朱允炆打了起來,不管誰輸誰贏,江山仍然是咱們朱家的。
但是,朕如果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熥,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陛下所言極是!”
“聽說朱允炆已經把朱允熥軟禁在吳王府上。
既然他已經被軟禁起來了,失去了自由,你們就不要再趕盡殺絕了。”
“微臣記下了。”
“朱允炆削藩的事進行得怎麼樣了?”
“回陛下的話,目前來看,還算順利。”
老朱隨手翻閱著桌上的《太公兵法》:“真的順利嗎?”
“是的,目前陛下已經把周王的藩削去了,將他貶為庶人。
目前,其他藩王並沒有什麼激烈的反抗。”
老朱聽了,冷笑了一聲:“朱允炆那小子為什麼不能學學漢武帝呢?
施行推恩令,難道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要操之過急?
難道他唯恐天下不亂嗎?”
齊泰誠惶誠恐:“陛下,朱允炆雖然繼承了皇位,但是,他還太年輕,哪裡有陛下當年豐富的治國和作戰經驗呢?
他也沒有上過戰場,還需要進一步的磨鍊呀。”
“當初,朱標生病之時,朱允炆衣不解帶地服侍他的父親,朕看在眼裡,也十分欣慰。
咱們大明以孝治天下,朱允炆能做到這一點,實屬難得。
一個大孝的人,不會把國家治理得差到哪裡去。
可是,這小子手段有點毒辣了些。
剛剛繼位,就拿他的兄弟和叔叔們開刀。
絲毫不念骨肉親情,這怎麼能行呢?
當初胡亥之所以失了天下,難道不是因為他把自己的兄弟斬盡誅絕了嗎?
如果他留下一些兄弟,並加以重用的話,項羽和劉邦又怎麼可能攻進咸陽啊?
藩王和權臣之間是一個相互制衡的關係,他還是不能體會朕的良苦用心啊。
朕之所以布這樣的局,把藩王放在外面,就是唯恐朝廷內的群臣作亂。
藩王可以率兵前來勤王,同時,也是為了防止藩王在外面以下犯上,
如果他們敢這樣做的話,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並可以聯合起來削平那些作亂的藩王。
如今,藩王遵紀守法,平安無事,怎麼可以一刀切呢?”
齊泰聽了之後,讚歎道:“陛下深謀遠慮,令微臣佩服之至啊。”
老朱眼神轉動:“朕此次復活,你千萬不可對外聲張。”
“陛下,微臣明白。”齊泰躬身施禮。
“朕以後會不定期地來和你交流。
你要把朝廷內外所發生的事情如實地向朕彙報。”
“微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