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軍,北涼軍呢!”
戶部尚書沈儒突然抬頭問道:
“不是說北涼王早已派兵勤王了嗎?現在到哪兒了?”
“這個,還真不知道。”
姜寂之苦笑一聲:
“北涼軍行進速度太快,一路上又避開了重要城鎮,就連兵部也不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
但北涼軍就算再快也是在燕軍後面出發的,怎麼著也得差個三五天的路程啊。”
天闕殿上一片死寂,大部分官吏都垂頭喪氣、滿臉慌張。
也就是說在燕軍抵達之前,京城不會有一兵一卒的援軍了。
沉悶恐慌的氣氛瀰漫在空氣中,這時候所有人突然發現,大涼真正的危機不是造反的塵洛熙或者司馬庭風,而是北燕!
但大涼皇帝塵風的目光一直很平靜,頗有點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意思。
終於有一名文官小心翼翼地開口了:
“陛下,燕賊即將兵臨城下,而京城又守備空虛,恐不能力敵燕軍,就算是堅守怕是也守不了太久。
為了大涼,為了陛下安危著想。
微臣斗膽,懇請陛下遷都!”
遷都。
短短兩個字一出口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刑部尚書蔡象樞當場皺眉道:
“胡鬧!京師乃是國本!豈能隨意遷都!”
“蔡大人,微臣也知道京師乃是國本,不能擅動,可現在這不是沒辦法嗎?”
那位大人一臉的無奈:
“六萬燕軍兵臨城下,京城無兵可守,怎麼辦?
陛下以及朝中各位大人都是大涼的柱石,萬一,萬一遭遇不測,我們如何對得起大涼的列祖列宗?
江南司馬家已經覆滅,又有雪大人與劍南軍駐紮,我們大可以護送陛下至江南暫避鋒芒。
等燕軍退去我們再積蓄實力,重回京城,如此方可保陛下無憂!
陛下!請陛下三思啊!”
“請陛下三思!或可早日遷都!”
“陛下三思。”
……
一道道高喝聲此起彼伏,贊成遷都的官員不在少數。
蔡象樞、沈儒等幾位尚書大人十分無奈,遷都這條路他們內心是不同意的,可不遷都,塵風留在京城太危險,眾臣的請求並非毫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