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雲陌君罵罵咧咧地說道:
“你說說那個皇帝,王爺打了這麼多勝仗,保家衛國收復失地,竟然說下獄就下獄了,豈不是寒兄弟們的心?”
“哎哎哎,這些話以後就不要說了。”
顧思年苦笑道:
“都過去了,陛下也下了罪己詔,咱們總不能抓著這些事不放吧?”
在顧思年的勸說下眾人才壓住心中的火氣,當時顧思年下獄的訊息傳到邊關,數不清的將校拍桌子大罵,若不是褚北瞻坐鎮,早就有人帶兵造反了。
“好了,說正事。”
閒聊了幾句,顧思年的神情認真起來:
“北瞻,說說前線的情況吧。”
“諾!”
褚北瞻蹭的一下站了起來,大步走到地圖邊沉聲道:
“從前年開始,北燕兵馬兵分三路,威逼涼州、朔州、幽州關外,與我軍對峙,三路主帥分別是大皇子申屠景霸、七皇子申屠景炎、八皇子申屠策。
前兩年因為江南有戰事,燕軍企圖消耗我軍兵力,大部分時候都是扣關城下並不攻城,所以戰事並不激烈。去年劍南道戰事結束以後,北燕就開始大舉進攻涼幽朔三州,三路兵馬也從二十萬增加至三十萬,大有鯨吞北涼三州,一舉攻入中原的氣勢。
但我邊軍將士奮勇,將三十萬燕軍牢牢擋在三州之外,眼下邊關防線固若金湯。
不過聽說戰事遲遲未曾有所進展,北燕皇帝震怒,燕軍準備再增兵十萬,強攻三關。”
褚北瞻將幾年來的情況大致說了一下,其實北涼道的軍報一直有送往京城,顧思年對前線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
顧思年開口道:
“褚將軍送到京城的軍報我都看過,這兩年來我涼軍始終採取守勢,偶爾才會出關與燕軍野戰。”
“是的。”
褚北瞻苦笑一聲:
“兵部那邊一直讓我們求穩,導致將士們都放不開手腳,我就想著先穩住北境防線,等王爺親臨前線之後再考慮要不要大舉出擊。”
“當然要主動出擊。”
顧思年站了起來,在屋中慢慢踱步:
“當初我們在琅州初次建立鳳字營的時候就說過,鳳字營要成為一支能與北燕騎兵野戰的精銳!創立北涼軍的初衷依舊如此!
北涼三州立於帝國北境,進可攻退可守,北燕宵小趁著咱們國內生亂,大舉進犯,這是厚顏無恥的卑劣行徑。
但反過來想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