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渝提高了幾分嗓音喝道:
“宣翰林院修纂顧書硯入殿!”
一道年輕的身影緩步而入,身上的從六品官袍在這座皇城內顯得極為突兀,官銜實在是太低了~
顧書硯懷裡抱著一摞簡冊躬身行禮: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金安!”
“免禮~”
“謝陛下!”
顧書硯將懷中高高的一摞擺在了龍案上:
“陛下,這是您前些日子讓微臣整理的戶部檔案,上面有此次推行合銀法各郡縣清查的私田數目,還有一些往年的田賦詳情。
請陛下聖閱。”
“這麼快就整理好了?差事交待你也才三五天啊~”
塵堯頗為詫異,旋即笑道:
“怪不得翰林院的人都說你做事最勤快,既有好記性也有爛筆頭。
尤其是那幾個老學士,提起你那是讚不絕口,朕可很少聽見那些老古董夸人。”
“陛下過獎了,那是老學士們在激勵微臣這種晚輩。”
顧書硯恭恭敬敬地說道:
“臣是讀書人出身,不管好記性有沒有,總該得有爛筆頭。
陛下,若是沒有其他事,微臣先行告退!”
“不急,來都來了,便陪朕聊聊天吧,也有好些日子沒來了。”
塵堯隨意的揮了揮手:
“賜座。”
“謝陛下!”
小全子趕忙搬了把椅子讓顧書硯坐下,要知道能在御書房裡坐著的臣子沒幾個。
滿朝堂的人都以為顧書硯已經被皇帝遺忘,這輩子也就能在翰林院裡抄抄書了,獨中三元成了笑話,但只有貼身服侍皇帝的幾位近侍知道,塵堯對顧書硯極為看重。
塵堯看了一眼桌上的摺子問道:
“整理完這些土地賬冊,有什麼感想嗎?”
顧書硯輕聲答道:
“此番太子殿下推行合營法,查處了不少貪官汙吏,還各地官府一片清明,還為國庫增加了一百六十萬畝田地的稅賦,乃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大事,甚好。”
“就只有這些場面話?”
塵堯眉頭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