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龍營,風凌軍?”
淵龍營這個稱謂他們聽過,因為去年在京城就有一些人偽裝成淵龍營舊部,死在了平陵王府內,至於這個風凌軍就很陌生了,但既然能與淵龍營齊名,想必也是一支精銳。
“淵龍營乃騎軍,軍中士卒皆是從各郡縣州府徵召入軍的農家子弟,征戰多年,戰功赫赫,巔峰時總兵力近兩萬人。
而風凌軍乃是清一色的步卒,也都是從戰火中磨鍊出來的老兵,一直維持在四五萬人的規模。
淵龍營與風凌軍一騎一步,戰力強悍,每次與北燕開戰這兩軍都是絕對主力,也是平陵王能戰勝燕軍的底氣所在。”
幾人靜靜地聽著,雲依瀾的語氣逐漸凝重起來:
“平陵王被軟禁之後,兩支大軍一直安扎在京城郊外大營,真正的變故就發生在正隆二年。
這一年的春天,準確地說是四月初四的夜裡,淵龍營副帥歐陽馴一紙密信送到了京城,說平陵王暗中傳令:
假借城內有反賊欲行謀逆之事,命淵龍營、風凌軍全軍開拔,攻打京城,以勤王之命推翻當今陛下,擁立平陵王為帝!
行動時間定在了四月初五的半夜。”
“什麼!”
幾人目光同時一變,淵龍營的副帥,應該稱得上是平陵王心腹中的心腹了。
先不提此人密信的內容是真是假,但他這種位高權重的將軍密報朝廷,朝廷一定會信。
“然後呢?”
顧思年眉頭緊皺:
“陛下接到密報之後是如何處置的?總不能光憑軍中武將的一封信就給皇族親王定下謀反之罪吧?”
“準確地說,接到密報的不是陛下,而是太子塵洛昭與太傅司馬仲騫。”
“什麼?怎麼會是這兩個人?”
蘇晏清滿臉愕然:
“這可是造反啊,為何訊息沒有直達天聽,送至陛下手中,反而到了他們兩手裡?”
“安涼閣秘密查過此事,據說那幾夜陛下感染風寒,重病在身、神志不清、臥床不起,朝政一直由塵洛昭與司馬仲騫掌管。
歐陽馴呈上密報之後兩人並未第一時間上報陛下,而是自行處置了。”
“塵洛昭和司馬仲騫是怎麼處置的?”
“四月初五一整天,京城始終風平浪靜,無事發生,一直等到四月五日深夜,二人終於有所行動。
一面緊閉京城各門,加派重兵駐守;
另一面抽調駐紮於京郊附近的四衛兵馬,命令他們向風凌軍、淵龍營駐地移動。
四月初五的深夜,兵部下屬的一處軍械庫陡然巨響,隨即燃起了熊熊大火,徹底拉開了一場大亂的帷幕。”
屋中無人說話,全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漏掉一個字。
“軍械庫起火之後就有一批神秘的黑衣人冒了出來,偷襲軍械庫奪走了大部分軍械。
隨後城中更是多處起火,混亂不堪,這批黑衣人攻佔軍械庫之後轉頭就殺向了平陵王府,與守在那裡的官軍激烈交戰。”
顧思年的瞳孔一震,這些黑衣人與官軍交戰,明擺著就是去營救平陵王的啊,那豈不是坐實了造反的罪名?
“這還不止。”
雲依瀾知道顧思年心裡在想什麼,冷聲說道:
“在京城暴亂的同時,駐紮在城外的風凌軍沒有接到任何兵部旨意,突然全軍開拔,向京城移動。
四萬餘兵馬剛好進入了京畿四衛的包圍圈,兩軍撞了個正著。
塵洛昭沒有宣旨、沒有招降,直接下令開戰,風凌軍前鋒誤以為京畿駐軍已成叛軍,本能反抗,兩軍激戰。
隨著風凌軍主力抵達戰場,戰事規模越發龐大,最後以京軍的勝利而告終,風凌軍上下全軍覆沒。”
雲依瀾的聲音在屋內悠悠迴盪著,全軍覆沒短短的四個字,卻是無數生命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