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人嘰嘰喳喳地開啟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建議出兵、乘勝追擊,也有的建議與北燕議和,此戰到此為止,說什麼的都有。
“咳咳~”
當司馬仲騫這位老太傅清了清嗓子的時候,殿內才迅速安靜下來,都等著老人開口:
“陛下,老臣以為北荒戰事已經持續兩年之久,縱然如今我軍獲勝,然國力民力財力都損耗巨大,這一戰最好立刻結束,不宜再拖。
若出兵追擊,殺了北燕一兩位皇子或者大將,指不定會引來北燕的血腥報復,屆時戰火會燒遍北境大地,一戰未平一戰又起,於國於民都不是個好結果。
臣建議,可命顧將軍按兵不動,保持戒備,防備燕軍反撲即可。”
“唔,老大人之言倒是有理啊~”
塵堯眯著眼眸緩緩點頭,沉思許久之後終於拍板道:
“那就給前線傳旨,按兵不動,靜候其變!”
“臣等遵旨!”
……
夜幕悄悄降臨,漫山遍野的白雪同樣被夜色所吞噬。
新年未至,可今夜的聖涼城已經響起了爆竹聲,到處張燈結綵,喜慶洋洋,街頭巷尾的百姓們都在拍手相慶。
邊軍大敗燕軍,收復北荒三州的訊息像雪花一般傳遍了京城,繼而向各郡縣蔓延,天大的好訊息自然值得百姓們慶祝一下。
在老百姓的眼中,涼朝的軍伍這些年越發孱弱,可這次邊軍北伐收復三州失地,無疑是告訴所有人,兩百年前那支百戰百勝的涼軍鐵騎又回來了!
就在這熱熱鬧鬧的萬家燈火中,東宮太子府內的氣氛卻是不太好。
“這個顧思年!竟然敢殺本殿的人!”
太子塵洛昭死死的攥緊拳頭,臉色鐵青。
今日在御書房內,別人都在為收復北荒而高興,可塵洛昭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派過去的徐圭竟然被顧思年的給殺了。
“這個顧思年還真是膽大包天。”
太子那位老詹事鄢軒甫冷著臉說道:
“要不是司馬太傅直言相告,咱們還不知道他實際上暗地裡與齊王、秦王交好,咱們損失的幾位重臣或多或少都有他有關。
這次他以陣前抗命的罪名殺了徐圭,那就是要與太子殿下您徹底翻臉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
京軍出動之前司馬仲騫找上了太子,給了他一些訊息與證據,證明此前太子府這邊被扳倒的官員都與顧思年有關,私底下貌似還與齊王府交往甚密,從未真正有過效命於太子之心。
塵洛昭當場就氣壞了,轉而與司馬仲騫聯手合謀,扳倒顧思年,他們想出的法子就是派出徐圭領軍,在戰事危急時見機行動,坑顧思年一把,最好是借燕人的手殺了他。
可惜啊,被坑的不是顧思年,而是徐圭,盡然被自己人給殺了。
“和本太子翻臉?”
塵洛昭目光冰冷:“他配嗎!”
“殿下可切莫大意啊。”
鄢軒甫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若是放在之前,顧思年最多算是一名軍中新秀、邊軍武將罷了,不足以與東宮相提並論,但依先皇遺詔,收復北荒者當加封涼王。
這次顧思年率軍收復北荒三州,京軍去了不僅沒分走他的戰功,反而還凸顯出邊軍的勇猛,天下皆聞顧思年之威名。
等他班師回朝,一旦加封涼王那地位就遠非常人所能及,再加上一個齊王一個秦王虎視眈眈,東宮的形勢當真就不妙了。”
鄢軒甫的分析讓塵洛昭的眉頭越皺越緊,惡狠狠地說道:
“那就想法子,讓他封不了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