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裡,塵堯穿著一身便袍站在大殿裡駐足不動,目光緊盯著地圖上北荒的位置。
塵洛昭、塵洛熙、塵風三位皇子全都躬身站在背後,一言不發。
地圖上做了一些記號,嘉隆關、嘉山大營、陽廣城的位置都被插上了一面面小旗子,還有三條紅線順著陽廣城畫出,直插延峰關、葫蘆城、涼州城。很明顯,這就是邊軍入荒一開始的作戰思路。
涼軍是大年三十夜裡出兵北荒,大年初一才將前期的戰事部署寫成奏摺送往京城,一直到正月初十這封奏摺才送到塵堯的手裡。
倒不是顧思年託大,不願提前呈報戰事部署,而是在離京之前就是這麼與皇帝約定好的,一切都是為了入荒之戰的突然性。
京城人多眼雜,萬一走漏了風聲呢?
這位大涼皇帝每天一下朝會就往御書房裡鑽,盯著顧思年的戰事部署仔細端詳,雖說千里之外的戰事他插不上手,但只要看到這幅疆域圖他的心裡就會稍稍安定一些。
塵堯揹著手輕聲問道:
“鳳安侯的戰事部署你們怎麼看?”
自然是東宮太子最先發言:
“兒臣以為顧將軍的排兵佈陣有大開大合之氣勢,若是能成,定能大展我朝軍威。
但嘉隆關畢竟是天險,身後又有嘉山大營一萬五千燕軍為後援,想輕鬆攻入北荒怕是沒那麼簡單。”
顧思年在奏摺中只說了進攻方案,並未詳述破敵之法,否則不就暴露了自己早就預謀出兵北荒?
“嗯。”
塵堯微微點頭:
“嘉隆關之險要眾所周知,燕人在此地定會重兵佈防,想要輕輕鬆鬆地入關,難啊~”
齊王緊隨其後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顧將軍文韜武略都乃邊軍翹楚,嘉隆關再險要也擋不住我邊軍的鐵蹄,此戰一定是我涼朝獲勝!”
“呵呵,有雄心壯志是好事啊。”
塵堯笑了笑:“風兒,你在雍州當過幾年兵,更熟悉北荒的情況,你怎麼看?”
塵風輕聲應道:
“嘉隆關內駐紮的八千荒軍談不上精銳,只要我邊軍突然發難,未必不能一戰而下。
但想要一鼓作氣接連攻克嘉隆關、嘉山大營、陽廣城就不是件容易事了,必須要一環扣一環,接連出招。
只要攻克這三地才算在北荒佔住了腳,後續的軍需物資才能源源不斷的從大路運抵北荒,顧將軍後續兵分三路的方案也才能按照計劃鋪開。”
“唔,還是你一針見血啊。”
皇帝陛下喃喃道:
“攻入北荒不是單單攻克一個嘉隆關就算了事,而是要接連拿下這三處燕軍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