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堯接著說道:
“既然你與兩人都見過面了,對他們兩有什麼看法?”
“陛下就別為難微臣了。”
顧思年擠出一張苦巴巴的臉:
“微臣怎敢輕易評價太子與齊王。”
“沒事,但說無妨,朕又不會告訴他們。”
“咳咳,那臣就真說了。”
顧思年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的考慮措辭:
“太子輔國多年,辦事得力,成熟穩重,頗有王者之風;三殿下的性子雖然好動了些,但聰明伶俐,朝中大小政務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性子更是待人友善,多了幾分和睦之意。”
“咦,怎麼都是好話?”
塵堯饒有興致的問道:
“就沒什麼缺點?”
“陛下說笑了。”
顧思年朗聲道:“太子與齊王都是國之棟樑,又是陛下自幼教匯出來的,哪會有什麼缺點。”
顧思年在心裡直翻白眼,一個外臣難不成還要對皇子評頭論足嗎?
“哈哈哈,真要像你說的這樣就好了。
行了,起身吧,低著個頭該酸了。”
塵堯隨意的擺了擺手:
“這陣子你都留在京城,邊關的軍務沒忘吧?一晃半年下來了,雍州、琅州兩衛整軍的情況怎麼樣?”
“回陛下,微臣一直在盯著兩衛軍務,一刻也不敢懈怠。
這半年時間兩衛一直在徵兵,兩衛已經按陛下的意思各擴編至五萬兵馬,其中新兵正在加緊操練,逐漸形成戰鬥力。
兩衛地處邊關,四周有不少山賊流寇,這些不法之徒正好拿來給新兵試刀,近一個月中,兩衛總計剿滅土匪山賊近萬人,收穫頗豐。”
“嗯,很好。”
塵堯又問道:
“朕聽說愛卿裁撤了原先各衛九營的編制,重新編練各營,這又是為何?”
按涼軍軍律,邊關六鎮本該是每鎮九營兵馬,以九營參將為軍事主官,但到了顧思年這邊就變了,除了騎步軍幾營精銳之外,其他兵馬都彙編在一起,不再分九營序列。
“陛下,以往九營編制是以防守北境為目的建立的,以九營營兵配屬鄉勇駐守各城關,便於號令。
而日後雍州、琅州兩衛或許會主動出擊,於關外迎戰燕軍。
這樣一來的話就必須是主力出動,動輒上萬兵馬,原先一兩千兵馬的九營編制就不夠看了,臨時將他們拼湊在一起反而可能配合不當、影響戰事;倒不如在一開始就把拳頭捏緊,組建幾支兵力充沛的野戰精騎。
數千兵馬整日在一起操練,互相之間就會熟悉,戰場上往往只需要主將一個眼神身後計程車卒就知道該做什麼,可以大大提高戰力。”
“唔,有理。”
塵堯微微點頭:“你是平北將軍、兩衛主將,怎麼練兵就是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