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後面的王二狗反應]過來,趁著對方往回抽槍的功夫,他揮著刀衝了上來。正準備去砍眼前這名長槍手時,便聽見“第二排,刺!”就見自己右邊突然出現一個槍尖向著自己扎來,手中刀向外一擋將槍擋在一邊,正準備揮刀再砍時“第三排,刺!”又一個槍尖從右邊扎來,一下子刺中自己右肋。一聲慘叫從王二狗口中喊出,還沒等慘叫聲完又一個槍尖扎進了王二狗的右肋。
二十幾名山賊全部死在了長槍下,剩餘的山賊大部被殺,只有少數幾人見機的快,跪地求饒活了下來。確認山賊全部被消滅後,張放命令全部人馬先不要打掃戰場,而是全體休息,派出人員警戒後,士兵們沉默了。雖然訓練了很長時間,但士兵們都是第一次殺人,一股股刺鼻的血腥氣在空氣中瀰漫。
開始有人嘔吐了,很快嘔吐聲響成一片。士兵們將吃下去的飯全都吐了出來。這時張放下令開飯,旁邊的小校問道“將軍,為何還要開飯?”張放無奈的說到“這是殿下的命令!”
士兵們就在這血腥的氛圍中邊吃邊吐,又一道命令下達,原地休息。士兵們就和衣在地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張放下令打掃戰場,山賊的屍體被集中掩埋,清點山寨中的物資。共計白銀三千餘兩,糧食一百二十石左右,解救青壯四十餘人,婦女二十餘人。
回到村裡將糧食交給村民,老人和孩子高興異常,可是接下來張放為難了,山賊殺了太多村民,有幾個孩子已經成孤兒了,如果待在這裡沒有大人的照顧,下面張放不敢想了!張放準備帶著這幾個孤兒離開,孫虎帶著七八:名青壯堅決要求當兵,還有十幾名年輕婦女也跟著隊伍不走。問明緣由後,張放為難了。這些婦女都被山賊糟蹋過了,而且很多人家裡人也死光了。思慮再三張放決定帶回去,隊伍在村中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在孫虎的帶領下,隊伍沿著山脈向南。十里外還有一股山賊,也是窮兇極惡濫殺百姓。這次一百名巨弓手只射了兩輪,這山寨就被攻破了,一百多名山賊全部被殺死,解救青壯三十餘人,婦女二十餘人。糧食一百多石,金銀五千餘兩。又有幾名婦女非要跟著走。
一個月的的剿匪行動,洛陽周邊再也沒有山賊了。士兵們將繳獲的糧食全留給了百姓,金銀收穫近三十萬兩,哦!還有一百多名年輕婦女,這些婦女全部都是被山賊糟蹋過的,有些家裡沒人了,有些是被家裡人趕出來,還有一些是不願意回家的。
情況彙報給李傑,李傑一笑“太簡單了,全部送到軍中郎中那裡,讓他們給士兵包紮,餵食看護!由曼娘率領,就叫醫護營,沒有我的命令,所有士兵和軍官不得踏入醫護營半步,違者斬!”
至於孫虎這些人,本來不符合李傑的標準,但是經過考虎將他們全部招進斥候營。
孩子們則全部進了學院,小的有人照顧,大一些的則獨立生活。格物學院不教儒家書典,先讓孩子們學習漢語拼音,然後是標註著漢語拼言的小故事。能夠獨立看書後則可以選擇學院的課程學習。
雖然還有些老學究大罵格物學院是奇技淫巧,鼓惑人心。李傑則是根本不予理會,和書呆子有什麼好說的。
絞車弩李傑有了思路,這玩意可是古代的大殺器啊!一次最多可以射出七隻重箭,射程可達千米!但這玩意太笨重了,需要幾十人伺候。
其實古代的工匠缺乏工程原理學,只是依靠經驗想當然的將弓做成他們認為的樣子,費時費力不說還嚴重傷害了木科的纖維性,從而使得射手要用很大一部分力量先去抵消木材的反做用力。而李傑不打算在弓臂上下功夫,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李傑做的床弩它的弩臂並不是放大的弓臂,而是兩根十分堅固的硬木,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彈性,而在弩臂的根部,則是兩個像盒子一樣的東西。盒子裡面是一個鐵鑄的部位,將兩束很粗的皮革、牛筋似的東西緊緊固定,充當弩臂的硬木就插在這兩束皮革和牛筋中,這東西其實就是一個扭力彈簧。外面李傑運用了滑輪和繩索,只是最前端的那個繩子掛上一個特殊的鐵質機括,機括兩側都有鋸齒狀的鉤子,然後把機括放在箭槽上,在箭槽兩側同樣有鋸齒狀的鐵板,可以與機括兩側的鋸齒相咬合。這兩個咬合的鋸齒可以讓床弩開弓時不必一氣呵成,而且還能調整弩臂的張開力度,調整射程的遠近,這樣的設計簡單的令人髮指,但卻可以讓士兵操作床弩時節省體力。
床弩上面的弩機也被李傑去掉了,他直接把弓弦扣在那個鐵質機括的上面,做好準備後立刻轉動絞盤把繩子收緊,這時只見那幾個滑輪也被繩子拉了起來,隨著絞盤的轉動,兩側看似十分沉重的弩臂緩緩的被拉開了。
一支像長槍一樣的弩箭被裝了上去,李傑用木錘在那個鐵質機括上一砸,那支巨箭一下子射了出去,遠達千米。
李傑笑了,多少天了終於成功了!自己的軍隊可以大量擁有這樣的床弩。面對鋪天蓋地的打擊,沒有一支軍隊能夠存活下去。如果他再將巨箭換成炸藥包!
錦衣衛對武器工坊的警戒又加強了,工匠們的銀子又增加了,就連小工一個月都有五兩銀子。
李傑大大提高了工匠的銀子,而讓工匠們沒想到的是,隨著他們每天在格物學院的授課,他們的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光是孩子們在聽,就連一些喜歡格物學的年輕書生們也在聽。
改變在一點一點出現,人們不再是依照習慣去做事,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做出自己喜歡的改變。收割麥子不再是一群人,而是一個人揮舞著巨大的鐮刀,一揮就是一片。廚師也開始學著炒菜。
“殿下,大喜!大喜呀!”劉琦興奮的衝進李傑的書房。“有何喜事,你夫人給你生了個兒子?”劉琦氣得一翻白眼“殿下,莫要取笑,確實是大喜,谷內佳來訊息,匠人在一條山溝裡發現鐵礦,數量極大!”“你說什麼?鐵礦!”李傑一下子跳了起來。“是的,殿下!數量極大的鐵礦!”“來人,備馬!”一行人急匆匆的衝出新鄉縣向著谷內衝去。不多時進入山谷,有錦衣衛在谷口等待,一行人跟著錦衣衛沿著小河一路走,七拐八拐騎馬走了很遠,見不遠處一堆人正在那裡忙碌。
劉子玉見李傑過來一拱手“微臣參見殿下!”李傑一揮手“不必多禮,鐵礦含量如何?”劉子玉喊過一名工匠,那工匠拱手說道“殿下,礦石含量大概有四成,按目前的開採量,十年沒有問題。”“好,重重有賞,大家都有賞。”轉頭對薛亮說“由錦衣衛對此地進行守衛,加強巡邏,不能讓外人知道此處有鐵礦!”薛亮拱手道“喏!”
有了鐵礦李傑準備對騎兵進行換裝,大唐國力強盛時騎兵裝備確實厲害,但隨著國力下降,及好馬獲得不易騎兵訓練的不易,步兵越來越多,騎兵越來越少。後世的馬刀就成了李傑最好的選擇。
李傑開始大量招募工人,挖礦採石治煉都需要人手,又開始鐵廠的建設,正所謂人多好辦事,只是幾天的時間,一座簡單的高爐就拔地而起。
其實這所謂的高爐,在這裡的人眼裡是個龐然大物,宏偉的工程,但在李傑看來簡直是醜的不能再醜,好在這個東西是自己設計的,考慮到了溫度的問題,增添了回火增溫設施,這樣就能將吹進高爐的冷空氣先行加溫,可以提高爐子內部的溫度,看著這一個自己想出來的設施,李傑希望能夠直接煉出熟鐵來。
高爐建設完畢,投進去開採出來的礦石,李傑親手點燃了木炭,鼓風機開始向裡送風,木炭開始熊熊燃燒起來,熾熱的炭火,逐漸將高爐加溫,從觀察孔裡望進去,黝黑的礦石開始慢慢變得赤紅起來,開局不錯,但要想出鐵,沒有個一兩日煅燒是不可能的。
經過幾天的燒煉,終於出爐了!爐門開啟,一股白亮的鐵水,奔騰而出,流經冷凝槽,凝結成鐵塊之後,幾個鐵匠上前檢視“殿下,成了!成功了!”“是熟鐵嗎?”李傑問道,一個鐵匠用錘子敲打了兩下“殿下,是熟鐵!熟鐵!”
看著激動的眾人李傑就想,該是建沒焦炭廠了,只要自己煉出焦炭,那麼一爐子下去,每天幾千斤的熟鐵都沒問題。
現在的煤礦主要還是在做烽窩煤,李傑總是覺得是在浪費。而鐵礦的發現,李傑認為自己可以建焦炭廠了。又是大量招工,按照李傑的要求,煤礦旁邊一座焦炭爐拔地而起,煉焦比鍊鐵要簡單許多,不過是在封閉的環境下高溫乾餾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