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姜緣同太白金星駕雲離了兜率宮,往靈霄寶殿去,路途所見‘一宮宮脊吞金穩獸,一殿殿柱列玉麒鱗’,琳琅滿目。
太白金星駕雲張望,問道:“真人,天界如何?”
姜緣緊隨其後,笑道:“自是萬般神異,言語道不盡也。”
太白金星道:“昔年玉帝相召,請你為真君,你怎地不入天界?若入天界,你有品有祿,有督兵之權,自是威風。”
姜緣道:“星君,我道淺薄,不足上天。”
太白金星笑道:“你道淺薄,怎有道深者。真人,往前便至,且隨我來。”
老星說罷,按落雲頭。
姜緣緊隨其後,不敢有誤。行至靈霄寶殿外,聽得金鐘撞動,天鼓鳴響,抬頭細看,但見那前‘金釘攢玉戶,綵鳳舞朱門’,又見前有條複道迴廊,處處玲瓏剔透,再往前些有上面有個紫巍巍,明幌幌的大金葫蘆頂,天丁力士把守各處,雄赳赳,氣昂昂,震懾四方。
太白金星上前說道:“那前的,此乃下界廣心真人是也。玉帝特詔相見,將路放開,請真人入內。”
那天丁力士聞說,俱是相拜,遂將路放開,請真人行入。
太白金星說道:“廣心真人,隨我來。”
姜緣稱謝,說道:“是。”
太白金星同姜緣行入靈霄寶殿內。
入內姜緣目不斜視,行得大禮參拜,不敢失禮。
太白金星上前奏道:“臣領聖旨,請真人前來,今真人已至。”
玉帝垂簾道:“此方真人也?”
姜緣躬身道:“奏陛下,下界太乙散數廣心在此。”
玉帝道:“朕早聞你名,前有日猴精在下界作亂,十萬天兵奈不得,觀世音菩薩向朕舉你,果使你擒拿那猴精,那時你不曾上天,故見不得你,今方見你,果是有道仙真。”
姜緣道:“當不得陛下這般稱讚。”
玉帝道:“昔時朕遣天仙,以請真人。那時真人一心修行為由,朕將真人之位留存,以待真人歸位,今時真人上天界,與老君修行,可已功成歸位?”
姜緣拜禮道:“不敢欺瞞陛下,小仙本領低微,今尚未功成,實不敢竊據真君之位,只待來日功成,再於陛下殿前聽用。”
玉帝道:“真人何時功成?”
姜緣道:“不敢言說,恐君前妄言。”
玉帝聞說,笑道:“我聞那妖猴乃真人師弟也,此事然否?”
姜緣答道:“然也。悟空因心猿不定,使家師逐離師門。小仙與其確有同門之誼。”
玉帝道:“昔時,朕見其心猿不定,意馬無韁,念其修行不易,感其天地生成,許其弼馬溫,望其降伏心猿意馬,早日成得真門道,未想其以朕示弱,變本加厲。今時見真人之謙虛,與其截然不同。”
姜緣道:“陛下,昔時悟空亦本性與小仙這般,蓋因心猿意馬,劫數難逃,待來日功成時,悟空即小仙。”
玉帝道:“真人,朕今遣太白金星請你來,一來與你一見,二來欲請你歸位。既聞你言未曾功成,朕不勉強。”
姜緣拜得大禮,說道:“小仙拜謝陛下。”
玉帝遂使姜緣離去,在其離去前,賞其金花御酒,並準其功成時,只道上表於天,定有天仙對對相迎,以接其歸位。
姜緣不勝感激,三拜與玉帝,方是離去。
……
太白金星相送姜緣回了兜率宮。
姜緣入兜率宮中堂,再見老君。
老君笑著相召姜緣,往丹房去,不曾多問。
穿過宮殿座座,行至座座丹房前,老君止步,指定前方,說道:“此處有丹房多座,各有不同也。”
姜緣張望問道:“老君,外丹效力各有不同,故丹房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