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將軍大人,且暫息雷霆之怒,事情反常,必有其因,這夥大明叛逆恐怕沒那麼簡單,老臣相信松平大人不敢欺瞞大將軍。
現在的問題不是追責,而是怎麼抵擋賊寇,說句不好聽的,可能我們要想一下怎麼體面的結束戰爭了。”
酒井忠世看到德川家光又要發怒的樣子,連忙勸阻,並且直言不誨的講到了承認戰敗的問題。
“這夥賊寇既然這麼強大,他們會輕易結束戰爭嗎?”德川家光反問酒井忠世道。德川家光當然想體面的結束戰爭,問題是他說了不算,主動權在對方手裡。
“未必,說起來,戰爭還是我國挑起的,也就是說,那夥賊寇並不想吞併我國,我大日本王朝可不像蝦夷島那樣地廣人稀,他們人少,吞不了的。
不過……戰事未起還好說,雙方都不知道深淺,這一交手,他們可能會認為我軍也不過如此,可能要求會有點高,不然會以戰爭相威脅。”酒井忠世如諸葛孔明般的判斷道。
“如果是這樣,事不宜遲,酒井大人你就親自走一趟吧!看他們要什麼條件,如果對方要賠款,可以適當的承受,其它的你要據理力爭,儘量不挫我大日本王朝的威嚴。”酒井忠世的話,堅定了德川家光求和的決心,並點名要他去辦這件事。
酒井忠世心裡卻是苦不堪言,都戰敗求和了,還要不挫大日本王朝的威嚴,你叫他怎麼做到?難道他只要去下達停戰指令嗎?
可主意是他提的,又事關國家安危,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去走一趟了。
“來人,將松平信綱這個罪臣押下去嚴加關押,待戰爭結束以後再接受審判。”
作出了決定之後,德川家光就大聲命令道。
“嗨!”兩個侍衛鞠躬應諾,走過來將松平信綱押了下去。
日本人想求和了,黑甲軍上下並不知道,在這兩天裡他們並未乘勝追擊,而是牢牢的佔據輕津地方,一心把其餘的部隊和民夫都渡過海峽。
光那幾萬匹戰馬要渡過海峽就不是易事,兩天時間才剛剛做到。
還有,在第一時間,首戰殲敵近二十萬的輝煌勝績也快馬加鞭報告了楊文禮。
部隊能勝利,楊文禮是早就料到的,因此國內都未進行動員和戒嚴,但這麼懸殊這麼輝煌的勝利,還是令他高興異常。
起碼證明他的思路是對的,凡戰絕不可勉強,要做就要做到碾壓,士兵們的個人技戰能力,先進的武器裝備,先進的戰術思想,先進的建軍理念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達到碾壓的必備條件,黑甲軍做到了。
勝利了固然可喜,可楊文禮卻不是太高興,為什麼?說白了就是他並不想此時就吞併日本。
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日本人多地窄,民眾普遍窮困,又資源貧乏,科技落後,吞併它等於是給新生的遠東王國加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第二是現在的遠東王國漢族已佔少數,佔領日本,那上千萬的日本人對他的統治會造成結構性危害。
僅這兩點,他就有足夠的理由,不想過早的吞併日本。
基於這種考慮,楊文禮提筆給前線的楊仁天幾人回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