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島是中部山脈隆起,四周大都是平原和丘陵,黑甲軍從渡島半島往北掃蕩,第一個阿依努人的大部落就在離福山城不太遠的札幌。
札幌是阿依努語,意思是“大河川”的意思,這裡得天獨厚,是蝦夷島僅有的三個平原之一的石狩平原。
大河川顧名思議就是一條大河囉!平原到沒什麼,阿依努人不會種植,甚至剛剛學會放牧,但這條河就不簡單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洄游魚類,從大海流回河流上游產卵,僅這條河就足夠養活阿依努人這個南部部落。
這個部落的首領叫做相庫相呈,他既是部落首領,又是一個大奴隸主,沒錯,阿依努人也發展到了奴隸制社會。
他有十五個老婆,二十幾個子女,還有代表財富的大量獸皮、海獺皮和魚乾。
奴隸制的出現,標誌著阿依努人已經不是人均公平分配的氏族社會,人民擁有私有財產,富者多子多妻,貧者一無所有,甚至本人都是別人的財產。
這一切都是在行軍的路上,田中次郎告訴楊仁天的,為此楊仁天對降伏阿依努人更有把握了。
楊仁天派了大量的斥堠,前出五里進行戰場遮閉,因此大軍逼近至十里之內都未走漏一絲資訊。
“報……!總旗大人,前面山裡打獵的阿依努人已有人走脫,我軍進剿的訊息恐已走漏。”
終於前面斥堠來報,由於阿依努人在山裡打獵之人太多,已有人逃回部落報信了。
“大人,前面不遠就是阿依努人的部落了。”在楊仁天身邊的田中次郎適時的提醒。
楊仁天聽了兩人的話,當即作出指示道:“來人,傳我命令,部隊加速前進,進入阿依努人聚居地後,施行大範圍分割包圍,不使一人走脫。”
“是”楊仁天的傳令奴兵立刻大聲應諾。
楊仁天一聲令下,短時間後,蹄聲隆隆,如天雷滾滾,揚起漫天的塵埃。
黑甲軍是純騎兵部隊,蒙古馬又是最耐長途奔襲的戰馬,十里的距離,對黑甲軍來說是小意思。
當騎兵奔襲,阿依努人的部民走路是決計逃不及的,一路上打獵的,在海邊拾海鮮的,立刻被黑甲軍追上,逐一俘虜。
這是一場教科書式的碾壓,令反抗的阿依努人獵手很絕望,對方根本是刀槍不入,己方的弓箭、木槍,對他們造不成一丁點的損傷,一旦近身,卻更加絕望,黑甲軍將士的出招速度,快若閃電,又力大無窮,往往是一招制敵,阿依努人勇士,不是被打昏,就是被強力制服。
由於兩方不通言語,什麼招降的喊話也免了,所以黑甲軍將士都是冷酷無情,不發一言就將對方擒拿。
這是在阿依努人部落的外圍區域,由於黑甲軍大軍壓境,再勇猛的戰士也不會憑區區幾人就奮勇抵抗,他們是能逃就逃,不能逃再拼死反擊。
所以總有一部分人遁入山林逃脫了,又加上先前就有人回部落報警了,當黑甲軍大部隊,奔襲到離札幌二三里路時,阿依努人的首領相庫相呈,已帶領部族勇士前出迎戰了。
他們是沒有辦法,儘管來敵非常強大,但後面是他們的家園,那裡有他們的親人,就是拼掉命也不得不迎戰,就如同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在勢力懸殊的情況下,不管傷亡如何慘重,也硬是打了整整八年抗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