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各個歷史切片中,玩過的好刀多了去了。
尤其是在大盛朝的歷史切片中,還曾經繳獲過好幾口夷刀。那時候的夷刀,基本上已經是冷兵器造刀的巔峰,不論是重心、手感、鋒利度還是柔韌性,基本上都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而他手中的這把單刀,如果是在之前的歷史切片中拿到,估計都會嫌棄地扔在一邊,再去找更好用的武器。
但現在,這把單刀的意義完全不同。
這畢竟是他用了好幾天的心血才最終打造出來的一個能令人滿意的成品!
凝聚了自己的心血之後,這把武器瞬間就變得不同了。
李鴻運拿著刀來到試劍臺,看向最前方的那塊硬骨。
說實話,有點捨不得。
這塊骨頭已經成了他鍛刀路上的最大障礙,至少有五六把刀,都是毀在這塊骨頭上。
要麼就是當場折斷,要麼就是直接捲刃,導致根本無法透過後面的測試。
用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刀去砍硬骨,是個刀匠都會心疼,但想要測試出刀身的強度是否合格,這是不可跳過的步驟。
李鴻運深吸一口氣,右手握刀,向著硬骨猛地砍下!
一聲悶響,骨屑紛飛!
過了一會兒之後,李鴻運才睜開眼睛,仔細打量了一下單刀的刀刃。
有輕微的捲刃現象,但問題不大!
沒有斷就是最好的訊息。
再看那塊硬骨,雖然每次被砍完之後都會恢復原狀,但此時,上面已經出現了一道頗為明顯的裂口。
李鴻運不由得精神一振,有戲!
他又來到死豬的面前。
擦了擦有些不爭氣地留下來的口水,雙手握住刀柄,深吸一口氣。
這把單刀嚴格來說,其實並不適合雙手持握,因為刀柄沒有那麼長,而且刀柄的造型從一開始就是奔著單手使用去製作的。
但想要將這隻死豬攔腰劈成兩半,就必須藉助雙手的力量。
這當然會考驗玩家的發力方式,但總的來說,還是考驗刀本身多一些。
因為再怎麼善於使刀的玩家,如果刀本身的重心有問題、弧度有問題,也都很難用發力方式去彌補。
反之,如果刀本身非常優秀,那麼即便發力方式存在一些問題,也無傷大雅。
李鴻運在遊戲中好歹也是身經百戰了,雖然更擅長用火槍,但刀法還算是不錯,發力方式必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他深吸一口氣,而後雙手握刀,從右上方向左下砍劈!
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刀鋒切入肌膚、切割肌肉、砍斷骨頭時短暫的阻滯感,最後就是刀鋒從另一側出來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於李鴻運之前殺敵時,多半都是披甲的敵人,而且只需要刺中、砍中要害部位即可致命,所以基本沒嘗試過這樣一刀下去攔腰斬斷。
而此時用自己的刀砍出這樣的效果,也讓他陡然產生一種酣暢淋漓之感。
他沒有停頓,而是繼續揮刀砍向那塊繃緊的皮革,輕而易舉地在上面劃開一道口子。
“成功了?”
李鴻運輕輕撫摸著刀鋒,這把刀的表現簡直超出了他之前的預想。
“原來……這就是工匠的快樂嗎?”
李鴻運突然有點體會到網路上那些鍛刀大佬、手工大佬的樂趣在哪裡了。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正是因為人類擁有智慧,而智慧來源於不斷的摸索、嘗試與改造這個世界。
而在古代,工匠並沒有那麼多科學理論的支撐,他們就像是在黑暗中不斷摸索前行的引路人,從刀耕火種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推動著生產力不斷發展。
在華夏的古代,匠人位於士農工商的第三等,匠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但重視終究還是遠遠不夠,以至於雖然在漫長的古代時期始終科技領先、但現代科學的萌芽卻比西方要晚了許多,導致了近代的落後,但這些能工巧匠們,總歸還是在華夏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