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李浩是御史中丞,自己該做什麼,難道不知道嗎?朕是讓他去監察百官的,不是讓他替李伯溪來監視朕的!
“也好,既然如此,朕就將京師的防務交給李伯溪了,讓他自己在這裡跟百官扯皮吧!”
車駕之外,傳來內侍細聲細氣的聲音:“官家,聽聞御史中丞李浩之言,似乎高屋建瓴,頗有見地?”
齊英宗冷哼一聲:“空談而已!
“什麼守住京師?什麼選賢任能?什麼據守黃河?都是廢話!
“若是真有能臣可以為朕做到這些事情,朕還需要每日如此操勞嗎?還需要如此殫精竭慮、夜不能寐嗎?
“這些百官都是如此,大道理講得一套一套的,可真做起事來,又有誰能讓朕真的放心?
“罷了罷了,快些走,省得被李伯溪給發現了!”
在不同的試煉幻境中,這位齊英宗其實已經嘗試逃走不止一次。
而在這個試煉幻境中,這還是他的第一次出逃。
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如果沒有楚歌這個御史中丞的出面阻攔,齊英宗一旦出逃,整個京師就會陷入巨大的混亂中,導致靖平之變提前到來。
因為齊英宗是此時的正牌皇帝,他沒有禪位給別人,那麼他跑了,各種政令還是要遞交到他的手上的。
如此一來,整個齊朝會產生三個指揮中樞:一個是已經遠逃南方的太上皇齊惠宗,另一個是剛剛逃出京師的齊英宗,還有一個則是留守在京師的左相李伯溪。
政令不通,互相掣肘,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比齊英宗留在京師還要更糟糕了。
更何況,天子的公然出逃、拋棄京師,這對整個京師中百姓和士兵士氣上的打擊,都是致命的。
天子在這裡,或許還能鼓動百姓守城,可如果天子都跑了呢?
那隻能人人思危,士氣瞬間就會崩成一盤散沙。
所以,李伯溪才要想盡一切辦法,不讓齊英宗出逃。
如果按照楚歌原本的做法,此時應該是立刻去李伯溪的府上,將這位左相給請來,然後聯合主戰派的眾多官員攔下齊英宗的車駕,將他給勸回去。
畢竟他是皇帝,就算出逃,群臣又能怎麼做呢?
但這一次,齊英宗的車駕都快到側門了,一路上竟安然無恙,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一切都是靜悄悄的。
“官家,已經派人去通稟,讓守軍開門了。”車簾外,內侍小聲稟報。
齊英宗心中壓著的一塊巨石終於落地,他稍微撩開一點馬車的窗簾,只看到外面夜沉似水。
真是個跑路的好時候啊!
齊英宗不由得再次驕傲於自己的英明神武。
而這種氣氛,連帶著整個車駕的其他人,也都出現了短暫的放鬆。
到城門了!
這意味著城內基本上不會出什麼么蛾子了。
周圍的這些侍衛,一路上也都是精神緊繃,此時終於可以稍微放鬆那麼幾分鐘。
等出城之後,就又得緊繃精神,繼續逃命了。
然而,就在去通知城門守軍開城門的時候,安靜的夜裡,卻陡然爆發出一聲怒吼。
“狗皇帝給爺死!”
齊英宗車駕周圍的侍衛們瞬間一驚,嚇得趕忙戒備。
但在他們循著聲音的方向看去的時候,卻發現這聲音是來自於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