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打獨鬥的話,王世充壓根沒有信心能擊敗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尤其是李密,王世充跟他打,屢戰屢敗,幾乎沒贏過。
結果第一步就是先把這兩個強敵給幹掉?
王世充被瞬間來興趣了:“先生快請講!”
陸恆不疾不徐,娓娓道來:“這第一策,叫做驅虎吞狼。
“此時宇文化及弒君叛逆,為天下所不容。
“而鄭公此時仍是忠臣,在大義上已經站穩了名分。
“而還有一人,同樣對大義名分非常渴求,鄭公可知是誰?”
王世充簡單地想了想,立刻明白:“是李密?”
陸恆微微一笑:“正是。
“李密此人,我最清楚,他在細節戰術上或許是一代梟雄,但在大的戰略上卻一塌湖塗。
“重虛名而輕實利,見小利而忘大義。
“故而,鄭公只要以高官厚祿籠絡李密,讓他去攻打宇文化及,就可讓兩夥叛軍自相殘殺。
“到時,我與程將軍、秦將軍一起獻策,李密必然中計。
“等到宇文化及被打敗後,李密的兵馬必然也疲憊不堪,而且驕傲怠惰。到時,鄭公的兵馬養精蓄銳,便可一戰而定!”
王世充雙眼瞬間放光:“先生大才!這一番點撥,讓我如茅塞頓開!”
他的反應很激烈,絕非敷衍。
不過這也都在陸恆的計算之中。
因為在歷史上,這個計策就是在洛陽的元文都、盧楚等人提出的,王世充也確實採用了這樣的計策,派使者授予李密太尉、尚書令等官職,讓他去討伐宇文化及。
而現在,陸恆扮演的魏徵先一步提出這個計策,自然就說到王世充的心坎裡了。
而且,這個計策由魏徵之口說出來,還更有說服力。
因為元文都提出這個計策,李密那邊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收。計策能不能成功,完全是個未知數。
但魏徵的位置特殊,他本就在李密軍中。
在王世充看來,如果魏徵聯合秦叔寶、程知節一起忽悠李密,這成功率會高得多。
所以,陸恆提出的這條計策,不僅符合王世充的心意,還非常有可行性。
王世充能不高興嗎?
聽完這條,王世充已經對陸恆世外高人的形象深信不疑。
“那另外兩策呢?請先生賜教!”王世充已經迫不及待了。
陸恆微微一笑,仍舊是不疾不徐地說道:“這第二策,名為苦肉計,助鄭公平竇建德!
“宇文化及被李密所敗,必然逃亡。而竇建德在河北,他起於草莽,沒有根基,所以必然殺宇文化及以收攬人心。
“鄭公擊敗李密之後,可以收降李密兵馬。到時,我與秦叔寶、程知節二位將軍假意奮戰一番,而後逃脫。
“竇建德知道二位將軍與鄭公你有血海深仇,又勇武過人,自然會加以重用,仍舊讓他們統領舊部。
“等到鄭公與竇建德兩軍對壘之際,二位將軍突然率部譁變,裡應外合,竇建德雖然人多勢眾,卻也不足為慮也!”
王世充雙眼更加放光:“那第三策呢?”
陸恆稍微頓了頓,故意賣了個關子:“這第三策,就簡單多了。
“可助鄭公平劉武周、宋金剛,入關中、佔河東,一統天下!”
王世充有些愕然:“先生且慢。
“入關中為何要平劉武周?梁國呢?而宋金剛……此人不是在魏刀兒手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