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324章 哪來的突厥騎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4章 哪來的突厥騎兵! (3 / 4)

尉遲敬德眼見大勢已去,在李鴻運的勸說下,也終於前來投靠。

梁朝的北方徹底平定,晉陽這個大本營也被牢牢地掌握在梁朝的手中。

在歷史上,晉陽的梁軍本就在人數和後勤上佔據優勢,又是梁朝的起兵之地,根本沒道理這麼輕易地丟失。

但齊王的瞎搞和後續支援的將領作戰不力,差點將梁朝逼入絕境,最後還是要靠秦王力挽狂瀾。

而在這個時間線中,李鴻運扮演的齊王用優勢兵力打贏了本就該打贏的順風仗。

此戰之後,李鴻運派人創作了《齊王破陣樂》,用以宣揚自己運籌帷幄、大破敵軍的英姿。

雖然有點強行吧,但他畢竟也打贏了薛舉,又打贏了劉武周宋金剛,接連為梁朝平定兩個方向的大敵。

而秦王東出洛陽與王世充的幾次摩擦,由於兵力並不佔據優勢,所以沒有佔到太多的便宜。

等到李鴻運扮演的齊王返回長安之後,軍力大盛、自我感覺良好的梁高祖,也終於下定決心要集合重兵去東出洛陽討伐王世充,去迎戰平定天下的最後兩個大敵。

只不過在主將的人選上,還是發生了一些懸念。

此時秦王與齊王的功勞都十分過硬,都具備指揮這場大戰的能力,如何抉擇,確實讓梁高祖有些頭疼。

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齊王。

這顯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從晉陽起兵開始,齊王就如同神算一樣,基本上算出了梁軍的每一步動向。與梁高祖對話時的戰略規劃,更是如同隆中對一樣,展現出超越了時代的戰略規劃能力。

當然了,這種戰略規劃能力其實是假的,是在照搬史料,但梁高祖並不知道。

所以在梁高祖眼中,齊王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將形象。

反觀秦王,雖然也是百戰百勝,但卻在形象上來看卻更像是勐將,沒有齊王那種運籌帷幄、澹然處之的氣度。

其次,齊王的軍功已經超過秦王。

自淺水原之戰平薛舉之後,李鴻運又打贏了劉武周、宋金剛,將原本屬於秦王的功勞全都攫取過來。

所以,在梁軍的視野中,齊王已經是超過了秦王的常勝將軍,威望一時無兩。

最後,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梁高祖的私心。

按照原本歷史發展,梁高祖之所以坐看晉陽乃至於整個河東的局勢逐漸糜爛、不可收拾,卻寧可由著齊王胡搞、由著裴寂去領兵救援,都是因為他存了要敲打秦王的想法。

秦王打贏了薛舉,在軍中威望太高,所以梁高祖也開始覺得不能全靠他。

只不過後來被劉武周、宋金剛教做人,發現除了秦王之外誰都搞不定,才只能又把秦王搬出來。

而在這條世界線中,秦王雖然並未直接打贏淺水原之戰,也沒有平劉武周、宋金剛,但他的軍事能力還是實打實的,在軍中的威望仍舊極高。

而且,太子顯然跟齊王走得更近。

在梁高祖和太子眼中,秦王仍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是有可能直接對太子之位構成挑戰的。

而齊王呢?年紀太小,而且更像是一個運籌帷幄的謀士,並沒有秦王那麼強的攻擊性。

所以權衡再三,梁高祖還是決定將這次統兵之權交給齊王。

而秦王,則是擔任齊王的重要助手和前鋒勐將的角色。

終於又來到了虎牢關之戰。

李鴻運已經體驗過很多次了,反而比打劉武周、宋金剛還要更加熟悉。

他開始排兵佈陣,不斷蠶食王世充的軍力,並逐漸包圍洛陽。

而秦王則是驚訝地發現,似乎這個四弟總是能跟自己想到一起去。

但這件事情已經並不會再讓他欣喜,而是讓他感到沮喪。

因為他總感覺前方似乎有一道無形的避障,每次自己想做什麼,卻總會發現齊王已經在那裡等著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