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兩個兒子都這麼勐,那就各打各的。
李鴻運主動提出,自己帶幾萬人馬和一些將領去鎮守晉陽,提防北方的劉武周、宋金剛,而秦王則是帶領另一部分人馬嘗試出關,去碰一碰佔據洛陽的王世充。
這個提議當然是很雞賊的。
因為從後來的情況看,王世充那邊顯然更難打一些。
真正的歷史上,秦王是先滅了劉武周之後,勢力得到擴充,並收復了尉遲敬德等勐將之後,才去討伐的王世充。
就是這樣,還險象環生,打得相當吃力。
而劉武周這邊雖然也很難打,但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丟了晉陽,以至於給了劉武週一個現成的根據地,而且援軍連番送了幾波,所以秦王接手的時候局勢才那麼艱難。
現在讓李鴻運去打王世充,那是純粹的白給。
但是讓他去打劉武周,只要提前做好準備,晉陽別丟、成功地整合梁軍的優勢兵力,就還是很有希望的。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此戰可以獲得一張玄武門之變的限定ssr門神: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的作用母庸置疑,如果能先一步來打劉武周,就有可能將尉遲敬德收入麾下。
到時候再經歷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鴻運手上能打的好牌就多了一張,而秦王手上的好牌就少了一張。
這一來一回,可是巨大優勢!
對於這個建議,所有人都沒有意見。
對秦王而言,雖然他也能看出來王世充是個更難啃的硬骨頭,但一來秦王本來就是誰都不服的性格,不存在任何的畏難情緒;二來當時劉武周還沒有主動進犯晉陽。
也就是說,齊王主動要求去防守晉陽、穩固後方,在眾人看來,是很有可能無所事事的。
萬一劉武周和宋金剛沒有來打晉陽呢?
即便齊王主動去打,在自家地盤上的劉武周和宋金剛也不見得比王世充好打。
畢竟劉武周此時背後還有突厥人的勢力,被封為“定楊可汗”。
就這樣,齊王和秦王一個往北、一個往東,各自為梁朝向不同的方向擴張。
……
再度回到晉陽,李鴻運感慨萬千。
我齊王又回來啦!
到目前為止,晉陽可以說是李鴻運在這個挑戰中最熟悉的地方了。
第一次扮演齊王就是在這裡據守堅城、打退了劉武周的進攻,併成功堅持到了秦王的到來。
但這次,他不能再依賴秦王了。
因為想要在玄武門之變中贏下來,就必須確保每一場硬仗都是自己親自來打,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足夠的威信、組建一個足夠強大的班底。
要全靠自己的力量打贏劉武周,有點難度。
因為此時的戰爭已經不能再按照劇本上來演了。
劇本上齊王丟了晉陽,以致於整個河東全部淪陷,而秦王不得不與宋金剛對峙於柏壁,堅壁清野、相持了三個月,這才等宋金剛因為軍眾飢餓逃亡而乘勝追擊,一戰勝之。
但此時李鴻運總不能先把大軍撤到柏壁再開打吧?
打仗的地點不一樣,對付的敵人也不一樣,肯定就沒法抄標準答桉了。
不過李鴻運也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