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到底是什麼讓梁高祖放棄,這事不好說。
陳叔達的原話中有四個字最為關鍵:「不測之疾」。
「疾」字在古文中有很多的意思,比如損害、嫉恨、憎惡、迅速、勐烈等等。但此處的「疾」字只可能有兩個解釋。
第一個解釋是它的原意,也就是「疾病」,第二個解釋是它的引申義,也就是「缺點、毛病、禍患」等等。
陳叔達這番話,說的可謂是相當有水平。
他並沒有說「不測之禍」,而是用了「疾」字,就同時表現出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說,秦王是性情中人,若是強行打壓,恐怕他會因為氣憤生病,憂憤而死。
這是在喚起梁高祖作為父親的同情心。
第二層意思是說,若是強行打壓,有可能會發生一些難測的禍事。
而這,則是在暗示梁高祖這麼做的危險性。
至於梁高祖自己重點考慮了哪一層意思,那就只有梁高祖本人知道了。
李鴻運傾向於第二種。
顯然,梁高祖此時雖然暫時放棄了治罪秦王的想法,但經此事件之後,他對秦王的猜忌會更加嚴重。
因為在決定下詔書又取消的這個過程中,梁高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即便他是皇帝,想要任意地拿捏秦王,也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
而這種事情對於皇帝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即便對方是自己的兒子。
在歷史上,皇帝親自下手誅殺太子的事情尚且屢見不鮮,更何況秦王還不是太子。
宮中的情節暫時告一段落,李鴻運又將目光投向尉遲敬德的府邸。
之前他沒有仔細看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此時拉進視角仔細觀察,李鴻運差點笑出了聲。
因為那個在尉遲敬德府邸外面徘迴良久的光點,竟然是一名刺客!
顯然,在之前太子和齊王拉攏尉遲敬德失敗之後,他們換了其他的辦法。
既然無法拉攏,那就刺殺。
尉遲敬德在秦王府中有著極高的地位,越是秦王的絕對鐵桿、左膀右臂。
從事後來看,尉遲敬德也確實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了巨大的能量,論功行賞他是第一位。
太子和齊王的決斷倒是沒毛病,唯一的問題在於……
刺殺尉遲敬德?
這是什麼樣的腦回路才能產生的天才想法?
尉遲敬德在自己府中將所有的大門全都敞開,不安排任何護衛,自己就在房間中呼呼大睡。
而這個刺客在看到尉遲敬德如此坦蕩之後,非常感動,於是叫醒了尉遲敬德說明來意。
兩人竟因此成了生死之交。
而後,尉遲敬德對這名刺客好生款待,禮遇有加而後送走。
看到這一幕,李鴻運再度微微皺眉。
這顯然有點過於理想化了,明顯屬於演繹之後的效果。
在李鴻運的干預之下,這一幕變成了更符合常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