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李高陵的身體素質確實恐怖,畢竟能在歷史上以勇武留名的猛將,個個都無愧於人形高達。
羅英還記得之前看過網路上一個很敷衍的紀錄片,嘗試著還原了一下陌刀,然後隨便找了個人來用陌刀砍肉,結果那個人沒能砍斷,紀錄片就得出結論說,史料記載中的陌刀“人馬俱碎”是一種過度誇張的說法,現實中不可能做到。
那時候羅英就很想吐槽,哪有這樣復現的?
人家李高陵是數千年曆史中沒出幾個的超級猛人,如果放到現代,怎麼也得是無限制級格鬥冠軍的水準,甚至更高吧?
人家李高陵身高兩米多,拿著十公斤重的陌刀運轉如飛,而且使用技巧是軍中公認最好,你這節目隨便找個阿貓阿狗掄兩下製作很不考究的陌刀,然後沒砍斷肉,就說李高陵也砍不斷?
這就好像我不能扣籃所以喬丹也不可能扣籃一樣可笑。
而此時,羅英真的身處於歷史中,控制著李高陵的身體向著鋪天蓋地的騎兵迎戰。
他也真正感受到了,這具軀體到底有多麼強大。
叛軍前方的騎兵已經衝了過來,雖然雙方計程車兵如同犬牙差互一般糾纏在一起,但畢竟己方的陣型已經在叛軍騎兵的衝擊下出現了缺口,所以此時敵方騎兵也還是有著極強的衝擊力。
他們當然第一時間看到了陣列最前方沒有披甲的李高陵。
而在這些騎兵的眼中,李高陵就像是一個自帶高亮效果的活靶子。
此時,叛軍的騎兵以密集陣型衝鋒,騎兵和騎兵之間的間隔很小。對一般計程車兵來說,此時叛軍的騎兵部隊就像是一堵高牆,針扎不進、水潑不進。
而且,此時孤身在前,因為著前方、左右的大片範圍都是沒有任何友軍的。
但對於李高陵來說,這兩點都不是什麼問題。
他反而能夠徹底放開手腳,根本不擔心陌刀對友軍的誤傷!
而在騎兵軍陣與李高陵撞上的瞬間,羅英也有些明白為什麼李高陵能面對騎兵打出這樣恐怖的戰績了。
這其中顯然有一個很重要、但他之前一直都忽視了的因素。
身高!
古代統計戰馬身高,一般是從肩膀到腳底的距離,大約在一米五左右。
越是高大的戰馬就越是稀有,價格自然也越是昂貴。在齊朝,如果有一米六左右的戰馬,都是要直接進貢給皇帝的,將領都不能私自留用。
所以,哪怕是再怎麼精銳的騎兵部隊,所騎乘的戰馬也無非是一米四、一米五左右的高度。
而按照普通人一米七左右的身高來計算,騎上戰馬之後,大約也就是兩米四五的高度。
這個高度對於普通的步兵來說,可謂是降維打擊。
從高處打低處本身就省力,所以騎兵騎著戰馬自上而下用長槍刺擊,一米六七左右的步兵幾乎沒有什麼還手之力,雙方的力量、速度都不在一個層面上。
但李高陵不一樣。
他身高兩米多,幾乎與騎兵騎著馬的高度一致!
也就是說,普通士兵面對集體衝鋒的騎兵,視線最多在這些騎兵的腰部以上位置,這氣勢瞬間就矮了一截。
想要攻擊馬上的騎士,就得高舉武器、以低打高。
這顯然沒法打。
但在李高陵的視野中,卻幾乎可以平視這些騎兵。
在普通士兵看來如山嶽般壓過來的騎兵部隊,在他眼中也無非是一群和自己差不多高的人而已。
不僅沒有任何身高上的劣勢,反而還可以讓騎兵的優勢變成劣勢!
因為李高陵的陌刀完全可以隨意攻擊騎兵戰馬的任意位置,比馬上的騎兵更加靈活,也更容易發力!
“唰!”
長槍的槍尖已經刺了過來!
羅英向著一旁閃過,同時雙手握住陌刀橫揮,猛地砍在戰馬的脖子上!
鮮血四濺,戰馬被這一刀直接斬首!
馬上的騎兵瞬間向前栽倒,而羅英則是壓根沒有理會他,繼續迎向下一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