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強敵交戰時,梁太宗總是堅壁清野,堅守不出,敵方進攻十次、百次,也無法佔到任何便宜。
但如果梁太宗決定出手的時候,只要一次,瞬間就是追砍三天三夜,一戰而定乾坤。
第三,堪稱開掛一般的個人勇武。
在冷兵器時代,猛將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比如在虎牢關大戰開始之前,秦王帶著幾十名騎兵去親自探查敵營,看到竇建德的斥候不僅不跑,反而還大呼“我秦王也”,瘋狂拉仇恨。
竇建德派出幾千名騎兵去追,結果秦王一箭一個,誰敢冒頭就射死誰,就這樣,竇建德的幾千騎兵追了三回,硬是抓不到秦王,最後反而被引入了包圍圈,大敗而歸。
假如竇建德這邊帶兵的也是一個武力值跟秦王相近的猛將、一箭射死了秦王的坐騎呢?或許虎牢關之戰的結局就會被徹底改寫。
只可惜,當時秦王的個人武力值,就是整個時代的天花板。
別說是竇建德這邊,就連當時代的另一個掛逼尉遲敬德,那個能在馬上隨便把對方馬槊奪過來的猛人,遇到秦王也都只有被吊打的份。
總結起來,跟秦王打仗,就像是一個青銅選手跟王者大佬solo。
王者大佬甚至可以一隻手跟伱玩,他從不會露出任何破綻,凡是你認為的破綻都是陷阱。而你在戰戰兢兢想要在塔下苟住的時候,卻發現或許你的一個自認為再正常不過的小動作,在他眼中卻已經是一次單殺你的機會。
“他已經死了,他還不知道。”
或許這就是秦王眼中的戰爭。
……
如果是跟秦王這種人做隊友的話,或許感覺不到他的變態之處。
可一旦換個視角,換成了對手的視角,這種恐怖就被無限制地放大了。
但,總還是要打的。
不打,這副本就沒法通關。
李鴻運來回踱步,快速思考著對策。
在瞭解了秦王的作戰風格之後,或許能夠反過來利用他的這種風格,做出一些安排……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快馬而來。
“報!我方斥候騎兵遇到一人,自稱秦王!”
李鴻運不由得一驚。
來了!
顯然,這是秦王親自帶著騎兵來探查地形了。看到竇建德的斥候騎兵之後,他不僅沒有跑,反而還大喊“我秦王也”。
之後的結果,是竇建德派出數千騎兵去追擊,結果一路硬是追不上,反而追到了梁軍的埋伏圈,大敗而歸。
李鴻運立刻說道:“牽馬!取本王的弓來!點齊一萬騎兵,隨我出戰!”
轉瞬之間,李鴻運已經下定決心要做第一次嘗試。
那就是,嘗試著利用秦王喜歡只帶幾十騎兵出來浪的這一點,直接將秦王給斬首!
從歷史上看,秦王這種愛浪的屬性確實讓他幾次陷入險境,有一次甚至戰馬被射死,是部將將戰馬讓給他才殺出重圍。或許一個陰差陽錯,真就交代在戰場上了。
李鴻運覺得,如果他真能僥倖贏過秦王,那多半就只能寄希望於這種僥倖了。
試試,萬一成功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