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93章 便是太平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3章 便是太平秋 (2 / 3)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

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盛開昌歷,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秦王破陣樂》的詞彙,含蓄渾厚,質樸典雅,是梁朝初年時詩風的典型。

這是當年還是秦王的梁太宗打贏劉武周,凱旋而歸時,將士們為了歡慶勝利,舊曲填唱新詞,改編而成。

而後,在梁太宗登基稱帝后,又令掌管音樂的太常丞重新編制了音樂,令當朝幾位名臣重新編制了歌詞,按照舞圖排練,讓這首曲子最終成型。

真正的《秦王破陣樂》,還需要與特殊的舞蹈相配合。

按照史料記載,《秦王破陣樂》的舞蹈並非女子舞動長袖、款扭腰肢的那種優美之舞,而更傾向於一種戰陣。

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貫、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往來刺擊,以像戰陣之形。

舞凡三變,每變為四陣,計十二陣,與歌節相應。

舞者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銀飾之。擂大鼓,聲震百里,氣壯山河。

後用馬軍兩千人,引隊入場,尤為壯觀。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外奏之。

也就是說,跳舞的都是軍中甲士,一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胃以銀裝飾。在氣壯山河的鼓聲中,這些人像是軍陣一樣不斷變幻、往來刺擊,雄壯異常。

後來,甚至還組織兩千騎兵在宣武門之外表演《秦王破陣樂》,給三品以上官員以及那些被抓回長安啟用“能歌善舞”天賦的“蠻夷酋長”看,展現梁朝的赫赫威名。

《基因大時代》

《秦王破陣樂》,一人可唱、一名樂師可奏,同時,也可千百人合唱、合奏。

故而,在梁朝的近三百年中,《秦王破陣樂》不僅傳遍了梁朝全境,可傳到了西域,傳到了北疆,傳到了梁朝的光輝照耀的每一寸土地上。

……

此時,由於沒有提前準備,所以樂師們演奏的都是純樂曲,沒有甲士們的舞蹈,也沒有氣壯山河的合唱。

但僅僅是這熟悉的旋律,也已經讓軍中將士們紛紛落淚。

其實,單純的樂曲或者歌舞,能夠帶動的情緒是十分有限的。

重要的是樂曲或者歌舞背後所蘊藏著的情懷。

想當年,梁太宗攻無不取、戰無不克,十六歲雁門救駕、十八歲起義兵、二十三歲一戰擒兩王、二十四歲平定天下。

短短六年,蕩平四海。

而後的二十餘年中,海納百川、勵精圖治,將一個被戰亂折騰地支離破碎的大地,變成了一個萬邦來朝的強大王朝。

這種雄偉壯闊的波瀾氣象,早就已經深深印刻在每一個梁朝人的心中。

甚至於梁朝宗室全部都是以“我乃太宗子孫”自居,而不是以“我乃高祖子孫”自居,這在大一統王朝中,也算是絕無僅有的現象了。

而此時,謝表已經交了上去。

與鳳翔一樣的諸位節度使們,也都對梁朝袖手旁觀,儼然已經是新桃換舊符、窮途末路的景象。

可是,回望梁朝全盛時的煌煌氣象,卻還是讓人……

心有不甘。

有將士凝視著手中的酒杯,而後“啪嗒”一聲,晶瑩的淚珠砸落。

宴席之中,響起了低低的抽噎聲。

而後,這種哭聲就像是會傳染一樣,快速地在整個宴會中擴散開來。

諸將無不泣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