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次,他還沒跑出太遠,已經被幾名江湖客給按倒在地。
……
這樣的場面,在齊朝各地都在上演。
甚至就連那些被金人佔據著的城鎮中,齊人拿起武器圍毆、打死金人的案例,也不勝列舉。
而原本站在金人那邊的齊朝官差,全都非常默契地選擇了坐視不理,甚至是欣然下場一起上手。
因為,風向變了!
金使都在朝堂上被直接打死了,更何況是普通的金人?
雖說朝堂上的真相誰都不知道,金使主動打皇帝這種事情聽起來有點不靠譜,但不管怎麼說,朝廷一旦將此事昭告天下,就是一種表態。
意味著朝廷要跟金人不死不休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事情的真相還重要嗎?
一點都不重要了。
或許在各地被打死的金人中有相對無辜的,但仔細想想,卻又會明白他們其實一點都不無辜。
如果他們無辜,那麼在金人無數次南下時被燒殺擄掠、屍橫遍野的齊朝百姓無辜嗎?
這些金人的客商大多都享受了金國強大所帶來的紅利,他們在齊朝的土地上橫行無忌,即使出了什麼事情,齊朝的官差也會站在他們的這邊。
不論他們是做了什麼不法的勾當,或者只是做了正常的生意,都能獲得巨大的利益,而這都是與金人的南侵息息相關的。
享受了利益,此時承擔後果,也就沒什麼可冤枉的了。
總而言之,一股從上而下的怒潮已經被掀起。
北伐,成為了所有齊朝百姓的共識!
……
至於金人,他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大怒。
他們絕不可能相信齊朝朝廷的說辭,不可能相信贊謨作為使臣,竟然敢在金鑾殿上直接對齊朝皇帝行兇,還將多名大臣打成重傷。
事實上,金人都清楚,這個皇帝才是他們最好的幫手。
如果真的將這個皇帝給刺殺了,換上一個北伐意志堅決的皇帝,再配上韓甫嶽將軍,那還了得?
所以,金人對齊高宗的態度,早就從最開始的斬首變成了現在的威逼利誘。
而在這種情況下,贊謨又怎麼可能自作主張去刺殺皇帝呢?
金人怒斥齊朝不講武德,不僅斬了來使,而且還想往金人身上潑髒水。
而齊朝朝廷的反應,則是理直氣壯。
就是贊謨先動的手!怎麼,你不服你自己去問他啊?
反正朝堂上的事情又沒其他人看見,我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更何況,你看看我們皇帝都被你們打成什麼樣了,養在深宮裡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見過這樣的苦肉計嗎?我們怎麼可能自己對皇帝動手呢?
雙方各執一詞,很顯然誰都說服不了誰。
那就打吧!
韓甫嶽將軍復起,統制全國兵馬,兵分四路,誓師北伐。
三個月後,齊軍兵鋒直抵燕京城下。
……
這個結果,其實並不奇怪。
因為金人在之前的那次北伐中,已經是損兵折將、內亂四起。
完顏盛看透了齊高宗與秦會之是何等的德性,所以才裝出一副外強中乾的樣子,硬是讓這兩個人冤殺了韓甫嶽將軍,並簽訂了一個極其有利於金人的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