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2章 清君側 (2 / 5)

而現在,鄧將軍總結出來的先進經驗,又穿越時空,再度被用到了對付鐵浮屠的戰場上。

除此之外,趙海平也在鄧將軍的指點下,對大斧、長刀、神臂弓等等武器制定了不同的操練方法以及考核標準。

甚至連軍馬如何評判、如何餵養,也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則。

趙海平也問過鄧元敬將軍,要練成一支強軍,大概還有多久?

而鄧元敬將軍的回答是:將各類武器操練純熟之後,算是完成了一半。

而後面,大概還有三個階段。

第四階段是訓練對敵的各種陣法,要讓士兵在混戰之中也依舊保持維持陣型的能力;第五階段是明確行軍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士兵的吃喝拉撒都要按照一定的規則;第六階段則是在實戰中遇到的各種情況提前演練。

而等這些全都完成之後,這支軍隊才算是真正有了戰鬥力。

趙海平不由得感慨,果然不愧是千古名將。

這練兵之法,簡直是細緻入微。

其實在此之前,趙海平對於“練兵”,沒有太明確的概念。

雖然他也很多次地扮演武卒,進行過一些在他看來沒什麼意義、遠不如實戰有效的操練,但對於這些具體的訓練專案,始終沒有一個完整而明確的瞭解。

現在他發現,古代的訓練士兵,其實跟現代很多學生經歷過的軍訓,是有共通之處的。

這其實很正常,因為軍訓本來就是現代軍隊的訓練方法簡化後的結果。

而鄧將軍作為最接近現代軍事思想的一名古代將領,他的訓練方式必然也是跟現代的訓練方式很接近的。

如果說趙海平對鄧將軍的這套練兵之法最大的感慨,就是“細”!

細緻入微。

其他的兵書中,往往更多的是對戰爭思想的闡述。比如,什麼情況能打,什麼情況不能打,更偏向於一種高屋建瓴的東西。

這一類的兵書,其實是針對那些已經有豐富行伍經驗、對行軍打仗的基本原理有很深瞭解的將官。

但如果是一個從未了解過行伍之事的人,看到這些兵書,未免是一頭霧水。

等於是最基本的哲學觀念都還沒有建立,就已經在閱讀一些高深的哲學書籍。

但鄧將軍的兵法不一樣。

鄧元敬將軍最注重這些細節,他的兵法並非面向那些已經有很多基層經驗的名將,而是讓那些完全不懂行伍之事的人,也能看的懂,也能照著做。

具體到某一種武器的形制、用法,甚至這種武器如何算是合格,如何算是劣等,應該如何使用的細節等等,全都說得清清楚楚。

甚至在行軍的過程中,士兵們要距離多遠挖一個廁所,走時要如何掩埋,都說得清清楚楚。

而這樣的練兵之法,恰恰最適合趙海平,也最適合齊朝的軍隊。

齊朝的軍隊,問題在哪?

是將領的指揮有問題?將領不懂兵法?

當然不是。

齊朝不缺名將,但每每打起來,卻往往瞬間炸營,幾萬人跑得乾乾淨淨。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將領熟讀兵書,又能怎麼辦呢?

而鄧將軍在面對大盛朝中後期逐漸崩壞的衛所兵時,情況也是類似的。

所以,鄧將軍幾乎是從零開始打造出了一支有強大戰力的軍隊。

在他看來,想要打贏,首先得抓好訓練。只有日常訓練做好了,上了戰場才不會發生一些將領無法掌控的意外情況。

只有從伍長、什長、隊長這樣一級一級地壓實,整個軍隊才能如臂使指一般,不折不扣地執行長官的命令。

金人的將領,未必就多懂兵法,但是他們卻能憑藉著戰鬥本能,打贏許多硬仗。

究其原因,還是這些金兵的基層戰鬥力極強,所以將領的能力也被無限放大了。

而按照鄧將軍的操練之法練出的強軍,軍容齊整、軍令通暢、賞罰分明、上下一心。

有這樣的軍隊,即便將領的指揮能力稍弱一些,也足以憑藉著過硬的實力去打贏對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