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 無憾了 (3 / 4)

不論讓他再重來幾次,新法多半還是要失敗的,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這個結論雖然讓人十分沮喪,但也讓王文川感到一些寬慰。

畢竟知道了自己要做的是一件必然失敗的事情,並不全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中。

緊接著,來到了牛渚磯之戰。

孟原介紹道:“荊公,接下來,晚輩要向您介紹兩人。

“這兩人都是您之後百年左右出現的英雄人物,一個是趙彬甫,一個是虞稼軒。

“此二人一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另一個則是心懷壯志、豪氣沖霄,皆是齊朝的頂尖人才。”

隨著孟原的介紹,這個劇集也終於來到了最後的兩集。

第一集中,是趙彬甫打贏牛渚之戰的真實畫面。

雖說這次打贏,有很多客觀因素,比如金主完顏海陵為人暴虐、金兵內部矛盾重重,比如齊軍在水師方面佔據了諸多優勢……

但在開戰之前,劇集已經詳細地向玩家展示了金兵南下時一路勢如破竹的詳細畫面,又用牛渚磯守軍將領聞風潰逃、兵卒沒有戰心等畫面做了烘托,所以在趙彬甫真正登場、扭轉乾坤時,才更讓人感到震撼。

到了第二集,就是玩家們與虞稼軒一起,用燧發槍打贏金兵的畫面了。

而在酣暢淋漓的戰鬥之餘,虞稼軒的詩詞也恰到好處地出現,讓整個劇集,有了雄壯的結尾。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伴隨著一句句豪邁的詩詞,金兵被打得落花流水。

而這次的劇集,也終於接近尾聲。

王文川也不由得由衷讚歎:“好一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沒想到百年以後,我齊朝也還能有這種人才。

“既然我齊朝人才輩出,那想來多年以後,必然已經收復燕雲了吧?

“不對,牛渚磯……不是在長江上嗎?”

王文川這才突然意識到有些不對。

之前他只看到趙彬甫和虞稼軒的大勝,卻忽略了戰鬥的地點,已經是他當時齊朝的長江腹地。

人才輩出,結果從最開始的立志收復燕雲,到現在的據長江而守……

怎麼還越活越回去了呢?

沉默片刻之後,王文川問道:“既是如此……想來齊朝最終也覆滅了吧。

“只是不知,是亡於藩鎮,還是……”

孟原稍微頓了頓,說道:“歷史上,虞稼軒並未得到重用。他曾說,‘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華夏之憂方大’,很不幸,這句話一語成讖了。

“在金人覆滅之後六十年,北蠻興盛滅齊,便是後世所說的‘神州陸沉’的大黑暗時代。

“好在,後世有人兩次驅除胡虜、再造華夏,只是齊朝末年與盛朝末年的兩次亡天下,終究還是給華夏文化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浩劫,讓後人每念及此,總是不免扼腕嘆息。”

王文川神色悽然,嘆了口氣:“豈會如此……”

顯然,這個訊息對他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靂。

只能說,作為歷史人物知道了後來事,那麼有喜就會有憂。

王文川當然也讚賞虞稼軒的才情,欽佩趙彬甫的勇氣,但一想到這樣人才輩出的情況下卻也還是沒能挽救齊朝,還是亡於異族,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在齊朝之前,強盛的梁朝亡於藩鎮,而自古以來,異族雖然往往給中原王朝造成巨大的威脅,卻從未真正完全奴役中原,將華夏文明踩在腳下。

所以,以王文川為首的齊朝士大夫,所能想象到齊朝滅亡的樣子,也無非是藩鎮割據、農民起義、群雄混戰……

而並未想過,齊朝竟然真的會亡於異族之手,神州陸沉。

若是王文川生在那個年代,恐怕除了寧死不屈於獄中,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孟原說道:“其實,齊朝之亡,在開國之初就已經註定。一個王朝的命運,往往與開國之君息息相關。

“而齊朝作為得國不正的王朝,君主又終究有些氣短,空有名士而不用,空有名將而一敗再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王文川沒有回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