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王文川的回答,熒幕前的觀眾們不由得紛紛點頭。
顯然,荊公作為一千年前的古人,雖然對現代社會的執行規律所知不多,但畢竟是那個時代最聰明、思維最超前的天才型人物,所以一點就透。
只能說,世間萬事萬物的道理,總是相通的。
古代變法與現代變法,如果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總結,它們的成因與處理方式都是類似的。
成因,無非是中間的食利階層過分臃腫,從底層剝削,又想方設法地將底層向上層的通道截留,於是出現了底層人餓殍遍地,上層國庫空虛,中層卻過分膨脹、尾大不掉的怪現象。
而處理方式,無非是上層的某人透過一些手段,讓臃腫的中層食利階層吐出一些利益,重新分配給底層的饑民和上層的國庫,讓國家重新穩定下來。
不論這個中間階層是封建地主、士大夫,或者是資本家,道理總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王文川的辦法雖然在這個社會條件下並不具備太多的可行性,但至少思路是完全正確的。
……
孟原點了點頭:“荊公看問題果然透徹,瞬間就抓住了重點。
“不過,荊公的思路雖然對,但照此方法推行,卻不見得可行。
“荊公別忘了,這是一個商人主導的國度,幾乎不能用過去的方式,以國家力量強行打壓商人。否則,便要頃刻間被推翻、下臺。
“還是要因勢利導,在一定的規則下行事。
“變法要成功,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兩個方面:細節與執行。”
王文川深表贊同:“正是如此。不知這羅氏新法,最後可曾成功?”
顯然,王文川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遭遇了那麼多的阻力,已經讓他深刻認識到變法過程中,細節與執行力的重要性。
他的變法,正是因為基層的執行力不夠,而註定要落入失敗的境地。
此時對於羅氏新政是否能夠成功,自然也是關切而又擔憂。
他的內心中當然期待著羅氏的新法能夠推行下去,但又覺得此事困難重重。
孟原繼續揮了揮手,讓眼前的迷霧聚攏而又散開。
變法中的一系列舉措,展現在王文川和所有觀眾的面前。
……
“羅氏新法的第一步,是要讓社會中的所有人相信國家,只有信心恢復,百業才能重新興旺。
“而要做到這一點,只需要一次對全國所有人的談話。”
王文川畢竟是千年前的人,很難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所以,孟原儘量用他能理解的方式,進行解說。
家家戶戶全都坐在收音機前,聽著羅氏深入淺出地講解銀行業的運作機制,並以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權威,重新建立起人們對整個經濟體制的信任。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批民眾來到銀行,將前段時間才剛剛因為恐慌從銀行中拼死拼活取出來的錢,又重新存了回去。
短短兩週時間,全國銀行存款增加五成,四分之三的銀行重新恢復營業。
緊接著,一項項新法舉措,以雷厲風行的手段快速推出。
公佈《緊急救濟法》,大量撥款賑濟在失業中陷入困頓的民眾。
公佈《農業調整法》,國家出面調節、控制農產品產量,引導供需恢復平衡。
公佈《工業復興法》,要求每個行業制定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標準,賦予工人團結起來與資本家集體談判的權利。
遵守這一法案的企業將會獲得一個特殊標誌,國家鼓勵民眾前往這一類企業的商店中購物。
公佈《證券交易法》,成立委員會監管整個股票市場,打擊財務欺詐、報表造假、內幕交易等行為。
公佈《國家住房法》,減少房貸利息,將貸款期限從十年延長至三十年。
推出《社會保險法》,帶來了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