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原解釋道:“荊公,其實在後世,也有很多人討論過您的新法。
“而這些人在爭論‘如何才能讓新法成功’的過程中,也進行了幾種不同的推演。
“您現在看到的,就是其中一位後人,扮演您的身份所進行的一場推演。
“請看。”
王文川恍然,與孟原一起認真地觀看。
而此時,劇集中的鏡頭也轉向楚歌的方向,以他扮演的王文川為主視角,介紹整個變法的情況。
在接管了王文川的身份之後,楚歌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宮面見皇帝,並將新擬定好的官制法上交,以出讓相權為代價,爭取皇帝更大限度的支援。
而後,再借用文君實的那句“與士大夫共天下”,向所有的舊黨,發出一次誅心之論。
緊接著,就是殘酷的黨爭和打壓異己……
楚歌的這個解法,其實已經在玩家之間流傳開來了。
因為直到目前為止,這還是王文川這條線的一個最佳解法。
按照原本王文川變法的路線來走,不足以通關“欲說還休”這個副本,還得在虞稼軒那邊做出一系列的努力才可以。
但如果是用楚歌的這條權相路線,卻可以在不刻意花費大量時間攻略虞稼軒那條線的同時,也用足夠的軍資來堆贏牛渚磯之戰。
主動以相位加強皇帝的集權,而在皇帝集權的過程中,借力打力,將矛頭指向舊黨的官員們,並以此來不斷剪除異己、穩固地位、推行新法……
楚歌的解法,同樣是持續了兩集的時間。
這兩集的事件中以五年時的大旱為期,前面五年主要是為了攫取權力,而後面五年則是為了穩固地位、彈壓舊黨的反撲、閉塞皇帝的耳目,並最終以強力的手腕,將新法給推行下去。
雖然玩家們都已經知道了這種路線,但對於很多第一次看到這種解法的觀眾來說,還是嘖嘖稱奇。
尤其是在劇集中,《暗沙》這款遊戲自動將變法過程中的種種細節展現了出來,以舊黨官員、武德司、皇帝、百姓等多種不同視角來展現,細節更加詳實,也更有說服力。
在劇集的最後,孟原看向王文川:“荊公,這種可能性,你認為如何?”
王文川的表情稍顯凝固,顯然,楚歌的這種解法也讓他有點意外。
不過這種解法,畢竟還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對於能夠做到宰執之位的王文川來說,倒也並不難理解。
片刻之後,他給出了自己的感想。
“此人權術,確實罕見。
“以利事君,又以帝命剪除臣僚,最終以奸佞之計行變法之事,倒也確實可以將天下玩弄於股掌之中,予取予求。強推新法,自然也不在話下。
“無罷相之憂,無掣肘之慮,權相一途,可謂是一勞永逸。
“只是……一旦走上這條路,便再也不能回頭。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此舉恐怕不僅要在身後留下千載罵名,更是恐有引發國祚不穩、黨爭紛亂、君心難制之憂啊。”
雖然劇集中並沒有直觀地表現出這種辦法的“身後事”,但不論是王文川還是那些聰明的玩家們,基本上都能大致猜出來。
權相這條路,等於是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
在短期內,確實可以強推新法,但皇帝死後會如何?
楚歌的這種做法,就是名副其實的權相,追求的是架空皇帝、以文臣之身成為無冕之王。
以宰相之身行使皇權,變法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用光明正大的手段是絕對做不到的,必然要無所不用其極。
利用武德司挖黑料、黨爭、欺君媚上等等,一件都不能少。
最終成為權相以後,如果以權謀私,貪贓斂財,那麼就會留下千古罵名,與嚴茂青、王充等千古大奸臣同列;
而如果力行變法,真的為王朝續命、為黎民百姓謀福祉,那麼或許在歷史上的名聲會稍好一點,但也太好不到哪裡去。
畢竟那些被打壓的文人士大夫們,會不遺餘力地在史料上抹黑。
而從長遠來看,楚歌的這種解法固然可以在短期內將新法更順利地推行下去,但長期來看,會誘發更多問題。
皇權專制是幾乎不可逆的,為了推行變法而主動加強皇權,那麼一旦某天皇權向著自己舉起屠刀,那也很難有反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