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浮屠的作戰方式是隻能前進、不能後退,而昂貴的鎧甲和嚴格的訓練,又意味著他們的數量本就十分稀少。
燧發槍淘汰騎士階層的歷史,在這裡以極快的速度重演了一番。
而柺子馬的情況則好一些,在第一輪的慘重傷亡之後,後排的柺子馬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對勁。
連全身重甲的大殺器鐵浮屠都已經團滅了,他們再繼續衝上去又有什麼意義?
隨著柺子馬的潰退,整個牛渚磯的金兵也開始出現連鎖反應,丟盔棄甲、玩命地往北面跑。
而隨著李鴻運下令、手持燧發槍計程車兵開始緩慢但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一直在苦苦等待的虞稼軒和飛虎軍的重騎兵,也終於出動了。
“衝!”
一聲怒喝,飛虎軍的騎兵如同風雷一般,向著潰逃的金兵追了過去!
此時,所有的玩家腦海中都浮現出虞稼軒的那句詩詞。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只是此時,他不需要再去用詩詞懷念前人的勇武,他自己就帶領著一支金戈鐵馬的重騎兵部隊,自己就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
飛虎軍的騎兵奔騰而去,將那些仍舊想著負隅頑抗的金兵割碎、衝散,然後毫不留情地吃掉。
戰馬掠過,那些倒在地上掙扎的金兵,被一支支箭矢準確地收割。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虞稼軒的視野看向遠方,那裡是金兵來的方向,也是他心心念念想要收復的舊地。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這兩句,表面上是在寫元嘉北伐,實際上是在影射隆慶北伐。
都是好大喜功、倉促北伐,結果慘敗而回。
而在歷史上,隆慶北伐之前,虞稼軒早就已經多次上疏,將“萬卷平戎策”獻給皇帝,卻始終得不到重用。
苦等而來的北伐,卻沒有他的份,最終更是草草收場,令人扼腕嘆息。
而在寫出這首詩的時候,從他以五十騎劫營迴歸齊朝算起,已經過去了四十三年。
在他五十騎劫營迴歸齊朝之前的三十多年,金兵南下攻陷揚州,皇帝倉皇逃亡,這就是“烽火揚州路”。
而虞稼軒一生都想要雪恥,齊朝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現在,他終於有了這個機會。
用自己一手練成的飛虎軍,與金兵酣暢淋漓地,決一死戰!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這首詞是虞稼軒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作品,可以理解為將一切都付諸流水的豁達,也可以理解為面對千古興亡的無力感。
是啊,在曾經的歷史上,有多少讓人無可奈何的事情呢?
有無數仁人志士想要改變現狀,想要做出一番業績,最終也還是隻能付諸流水。
而現在的虞稼軒,至少在此時此刻,在這個歷史切片中,可以不再發出這樣的感慨。
因為他已經在滔滔長江的江岸,變成了歷史的弄潮兒。
牛渚磯的高處行營中,文官身份的玩家們看著虞稼軒帶著飛虎軍的騎兵橫衝直撞,將金兵殺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許久之後,有人由衷地感慨一聲。
“真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