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名副其實的兵敗如山倒!
顯然,這些鐵浮屠的騎兵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他們全身都披著重甲,卻還是莫名其妙地被某種從遠處飛來的東西洞穿了。
有些是戰馬中槍,騎士一臉茫然地摔落;而有些則是騎士中槍,他們只感覺到一陣劇痛,而後就很快地意識模糊。
在火槍面前,再怎麼強大的重甲也只相當於是一張紙,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保護作用,反而會拖累他們摔得更慘。
而鐵浮屠的重騎兵更糟糕,因為每三匹馬之間都用皮索相連,一馬中槍倒地,另外兩馬也要被拖累。
本來短短五十米的距離,瞬息之間就可以衝過去,可此時他們卻發現,這段距離如同天塹。
前排的戰馬倒地,後排的戰馬也被絆倒,不可一世的鐵浮屠就這樣遇上了並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打擊,如同莊稼一樣,被一茬一茬地收割掉。
而在這種巨大的混亂中,飛虎軍的後排士兵也在繼續射擊,前排計程車兵在裝填完畢之後也在繼續射擊……
整個鐵浮屠幾乎是瞬間就已經崩潰了。
而在兩翼的位置,柺子馬的迂迴包抄也變成了笑話。
在經過第一輪的騎射之後,他們原本自我感覺良好,再度張弓搭箭,但在第二輪的騎射還沒開始之前,對方已經開槍了。
柺子馬也跟鐵浮屠一樣,瞬間就崩潰了。
原本柺子馬在對抗步兵的方陣時很有優勢,因為步兵方陣是一個長方形或者近似正方形,柺子馬可以透過不斷騎射邊角位置而形成區域性的多打少。
可此時飛虎軍卻擺成了一條長長的陣列,這意味著柺子馬只能是進入幾乎與陣列平行的範圍才能有效地攻擊對方。
而一旦柺子馬的騎兵與飛虎軍進入平行狀態,那麼比拼的就純粹是雙方手中武器的殺傷力了。
燧發槍時代密集陣列的好處就在於,一起開槍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火槍命中率低的問題,反正總有人能打中。
於是,在一輪密集的射擊之下,柺子馬也開始前赴後繼地摔倒在地上。
三股騎兵構成的洪流,就像是水流撞上了一堵看不見的牆壁,瞬間潰散!
但金軍騎兵的衝鋒仍舊沒有結束。
因為鐵浮屠騎兵衝鋒的過程中,後排的騎兵也根本不知道前排發生了什麼,或許他們已經看到了前排的騎兵成片成片地倒下,但他們已經不可能停下來了。
而飛虎軍這邊,這是以逸待勞地輪番射擊。
這些士兵們構成了五個長長的陣列,每個陣列之間相隔半米左右,每一排都能在一分鐘之內射出三槍,這個數字再乘以五,就意味著每隔四秒鐘就有一次密集的齊射。
而在足夠密集的陣型和足夠近的距離這兩個條件之下,他們根本不需要認真瞄準、謹慎射擊。
只要用最快的速度向著前方那些巨大的目標扣動扳機就夠了。
鐵浮屠在進入五十米範圍內就開始大批大批地倒下,前排的具裝重騎兵在地上翻滾又拖累了後方的騎兵,就這樣變成了飛虎軍射擊的活靶子。
柺子馬那邊的情況稍好一些,畢竟,他們是輕騎兵,也沒有用皮索相連,還可以逃跑。
此時,鐵浮屠的命運還不如柺子馬。
畢竟在火槍面前人人平等,再厚的鎧甲也根本擋不住一槍,反而還會降低自己的機動性。
在冷兵器時代,時常能見到身上插滿箭矢如同刺蝟還英勇奮戰的猛士,但從沒見過中了兩槍還能活蹦亂跳的怪物。
這畢竟是終極試煉,不是歸序者遠征,妖魔能夠投射到這個歷史切片的力量非常有限。
所以,這些金兵只不過是戰鬥意志得到了小幅增強,實際的戰鬥力並沒有提升。
而戰鬥意志的增強,反而變成了一種負面狀態。
帶著重騎兵在一旁嚴陣以待的虞稼軒,此時已經看得完全愣住了。
還能這樣打?
眼前發生的一幕實在是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他只看到那些奇形怪狀的長矛中射出了硝煙,伴隨著是巨大的聲響,然後就看到近在咫尺的重騎兵一個接一個地倒了下去,再也沒有爬起來。
此時古人的感受,就像是現代人看到一個坦克兵團的鋼鐵洪流在推進,結果一排步兵手上拿著反器材槍械把它們全都秒殺了一樣。
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不可思議!
甚至虞稼軒都覺得自己帶的重騎兵一點都不香了。
原本他以為,重騎兵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兵種,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敵人都能毫不費力地碾過去,但此時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將自己放到鐵浮屠的位置,似乎也只有被單方面屠殺的命……
至於在高處的那些舊黨成員,此時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