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 (4 / 5)

皇帝愣了一下,這才將楚歌遞過去的文書接過:“官制法?”

很顯然,皇帝的表情是茫然的。

因為這所謂的“官制法”,並非王文川變法原本就有的內容,他自然有所疑惑。

在皇帝看來,王文川是個很有想法的大臣,同時也是個很執拗的大臣。之前君臣兩人已經多次就新法的事情進行討論,王文川的大致想法,皇帝都已經知道了,可卻從沒聽說過要搞什麼官制法啊?

此時其他的法條都沒出來,卻先搞出了一個官制法,這著實讓皇帝有些意外。

不過意外歸意外,皇帝還是認認真真地將官制法的內容給看完了。

官制法的內容很簡單,一共兩條,都是為了改革官制。

第一條,頒佈一套官員升遷任免的標準。官員的升遷要按照這一標準進行,而不再透過宰相。

第二條,是以恢復梁朝舊制的名義,恢復三省制。三省制的核心在於分割宰相權力,分別負責門下省和中書省。這樣一來,皇帝可以直接向三省官員釋出命令。

通俗一點說,之前的宰相權力很大,官員的升遷和俸祿標準需要透過宰相,三省的官員也是直接向宰相負責的。而現在,這些權力實際上被收回了皇帝的手中。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條內容,皇帝卻看了很久。

甚至他抬起頭來的時候,臉上還帶著困惑和不可思議。

當然,也夾雜著幾分欣喜。

“王卿,這是何意?”

顯然,皇帝也搞不懂面前的這位王文川,到底是怎麼想的了。

皇帝心動不心動?

當然太心動了!

甚至覺得,眼前的王文川突然變成了自己的知己,變成了自己肚子裡的蛔蟲。

甚至這官制法,不像是王文川想出來的,卻更像是他這個皇帝自己想出來的……

楚歌不由得微微一笑。

熟悉嗎?似曾相識嗎?心有靈犀嗎?

那就對了,因為這本來就是你想出來的……

他所謂的“官制法”,其實就是這位皇帝在王文川新政之後,自己搞的“元豐改制”。

這兩條內容一點沒變,全都是這位皇帝想出來的內容。

而這次改制,自然也十分順利地推行下去了,畢竟是皇帝鐵了心地要做的事情。

而王文川在當時,是不同意這個改制的。

原因很簡單,這個改制實際上是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官員的升遷、任免,以及三省的職權,有很大一部分都從宰相手中收回,回到了皇帝的手中。

王文川自己就是宰執,是不希望別人掣肘的,怎麼可能會同意這種事情?

如果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這套改制確實讓官員有了定職定位,減少了朝廷的開支,但這種影響僅限於中央,對於地方而言,效果甚微。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了行政效率的降低。

而它更深層次的影響,則是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了宰相的權力,等於是變相地為皇帝乾綱獨斷、避開以宰相為首的各級官員的監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所以歸根結底,這是一次限制相權、加強皇權的改制。

所以皇帝才如此疑惑。

王文川自己作為宰執,為什麼會自己限制自己的權力?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雖然這份改制的方案太過誘人,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皇帝心心念唸的事情,可是,由王文川提出來,卻總覺得裡邊有什麼陷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