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稼軒五十騎劫走馬安邦,肯定不可能是正面去硬碰硬,必然是利用了某種計謀。而我分析,這種計謀多半是利用了馬安邦和其他義軍將領之間的關係,用五十騎營造出一種其他義軍來投靠的錯覺,從而成功混入軍營……”
李鴻運結合史料上的記載,把自己通關的全過程給講述了一遍。
玩家們不由得嘖嘖稱奇。
“歐皇大佬秀啊!”
“我就說呢,為什麼我帶著一千人衝一次死一次,原來五十騎這個數量是智取的必要條件啊?”
“這麼說來,虞稼軒也不是那種一騎當千的猛男,而是會動腦子的智將?”
“五十對五萬,不用智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基因突變了。能從歷史記載中猜出這些,大佬牛逼!”
“學到了,今晚上就努力復刻一下!”
然而,就在玩家們紛紛表示要抄答案的時候,樊存的攻略也出來了。
“我倒是也偶然中發現一種解法,只不過並不能穩定復現,可能三五次能遇上一次吧,就是直接衝陣的時候,馬安邦軍營裡的這些士兵有可能會突然陷入混亂,甚至互相攻擊,所以只要規劃得當,也是可以趁亂將馬安邦給擄走的……”
樊存同樣也把自己的經歷給講述了一番。
雖說他也在最後卡點通關了,但相比李鴻運的辦法,他的辦法顯然成功率要低了一些,通關速度也慢了一些。
按照樊存的說法,這種“馬安邦軍營中計程車兵發狂互相砍殺”的情況並不是每次都能穩定出現的,而且即使出現,規模也可大可小,有很強的隨機性。
有時候這種現象很快就能停止,有時候卻會維持很長時間,甚至馬安邦的副將帶著中層軍官瘋狂砍人都制止不住。
雖說樊存也算是個明星玩家,在玩家群體中很有威望,很受“莽夫”類玩家的喜愛,但還是有玩家對他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不太敢相信。
“啊?馬安邦手下計程車兵發狂,互相砍殺?”
“不太可能吧,就算是晚上突然驚醒被嚇到了,最多也就是嚇得到處亂跑吧,怎麼會互相砍呢?”
“集體精神失常了?他們至少能認出身邊一起睡著的都是平時跟自己一起訓練計程車兵吧……”
“不,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出現的,你們不知道有個概念叫做‘炸營’或者‘營嘯’嗎?”
在玩家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李鴻運和樊存的這兩種解法的種種細節,也終於浮出了水面。
關於虞稼軒到底是如何用五十騎在五萬人的軍營中將馬安邦給生擒帶走,這件事情一直都沒有定論。
史料上記載不詳,所以玩家們也只能根據自己的推測來進行破解。
李鴻運的解法目前看起來算是最優解,也就是透過“智勇雙全”的方式,必須非常妥善地運用計謀和物理,才能達成這個結果。
透過分析馬安邦的心理、馬安邦與其他義軍將領之間的關係,用五十騎成功在馬安邦這裡建立起“對方是來投靠”的這種心理預期,確保自己可以牽著馬、帶著兵器進入軍營,這樣就避免了一開始就硬闖軍營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這個計劃的成功率。
當然,往外闖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武力值和統帥力的。
而樊存莽出來的這種解法,其實也是一種可能性。
這跟古往今來的一些標誌性“夜間劫營”事件差不多。
“營嘯”、“監嘯”這種事情,在古代其實是很常見的。所以不論是在軍營中還是在監獄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規定,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比如,不可大聲喧譁、不可隨意走動,這都是為了避免營嘯或監嘯的發生。
至於這種現象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軍營和監獄,都是肅殺之地,裡面規矩眾多,而且一旦犯錯就要承擔極其嚴重的後果。大部分兵卒都是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生怕一不小心觸犯哪條軍令就被斬了。
而且,軍營的生活十分艱苦,吃的很差,睡得也很差,時間久了就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疲勞。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精神壓力會在很長時間都保持在極為緊繃的狀態。
如果是一些名將,當然會有防止營嘯的辦法,他們或是與士兵同吃同住、讓士兵計程車氣高昂,要麼是令行禁止,讓士兵們具備極強的紀律性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