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好夢時代> 第十八章 外匯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外匯券 (1 / 2)

一般情況下,提親的時候不需要帶非常貴重的禮物,只是雙方的父母見面碰頭,一起商談婚事。

外公的到來,讓李家“一夜暴富”,李建軍的父母沒有在提親的禮物上省錢,用掉了六張面值最高的外匯兌換券。

外匯兌換券是外公給的,之前,除了李建華外,其他人都未見過外匯兌換券,甚至沒有聽說過。

李建華的腦子裡有高建軍的記憶,加上幾個月前,他看了高建軍存放在儲物戒指裡面的資料,知道1980年4月1日,愚人節這天,國內會發行外匯兌換券。

外匯兌換券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出現的。

改革開放初期,來華訪問的外國人、歸國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日益增多,而國內的市場供應還非常緊張,國內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糧油、肉、布等還實行定量供應。

為滿足來華的外國人及歸僑的需要,華夏興建了一批賓館和商店。

然而,當時國內是禁止外幣流通的。

為了便於外籍人士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同時又使他們區別於國內居民,國務院於1980年4月1日授權華夏銀行(對等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

國務院規定,外匯兌換券是一種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憑證。

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過入內地時,須將所持外幣,在華夏銀行或指定的外匯代兌點,以實時匯率,兌換成外匯兌換券,並在指定範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

離開中國大陸時,外籍人士可以選擇將外匯券換回外幣或留著以備下次來華時使用。很多外國人當時都管外匯券叫“旅遊貨幣”。

在歐美國家,只要有錢,有足夠的錢,可以買到所有合法商品,就算是不合法的,依舊可以買到。

可當下,國內一戶家庭一個月只能領到四包香菸,新婚家庭才能領到糖吃,更不要說進口家電等商品了,拿了錢還要憑票……而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就能買到進口家電等緊俏貨。

外匯券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如賓館、友誼商店、免稅店等等,也只有在這些地方,人們才能買到當下被視為奢侈品的高檔貨——人頭馬的洋酒、萬寶路香菸、彩電、瑞士手錶。

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品和絲綢等也能在友誼商店買到,來華的外國人中,很多都喜歡這類有華夏特色的商品,難得來一次,自然會買一些帶回去。

雖然當下國內普通工人的收入很低,但依舊存在貧富差距,很多人下海經商,就是為了改善生活條件。

很多人家願意為給家裡添置一臺電視劇而緊衣縮食,並存很長時間的錢。

國產電視劇是緊俏貨,進口電視那就更緊俏了。

使用外匯兌換券,可以購買一些用人民幣買不到的緊缺商品,這使得外匯兌換券的購買力超過等值人民幣。

依規定,不準私自在民間用外匯兌換券兌換人民幣,但有需求存在,黑市自然就出現了。

李建軍知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生活物資短缺的情況會逐漸改善,那些原本只能用外匯兌換券的商品,用人民幣也可以購買,進友誼商店也不用看護照了,到了1995年1月1日,外匯兌換券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一些人開始收藏它。

高建軍獲得儲物戒指之前,他未收藏過外匯兌換券,甚至沒有見過,後來,他發達了,買了很多收藏品,這包括成套的外匯兌換券。

外匯兌換券面額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種面額,全套總面額為316.6元。

外匯兌換券面額分為1979年版和1988年版兩種,其中1988年版只有 100元和50元兩種面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