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聽了總編對這房子的介紹,他已經下定決心買下這套房子了,可聽到售價,頓時意識到自己暫時不好把存放在儲物戒指裡的資金拿出來買房子,而自己之前寫文章賺到的所有稿費總和,距離八萬元的房價差一大截。
“真貴啊!”李建華輕嘆道。
“是挺貴的,整個京城能拿出這麼多錢買房的人也沒幾個。”
李建華並沒有放棄買這房子的念頭,問道:“您那位朋友為何要賣房子啊?”
“我那位朋友的家裡,以前挺有錢的,是民族資本家,在京城有好幾套大宅,大革命期間,他和他家人受到了衝擊,幾套房子也被沒收了。去年,他全家人都平反了,沒收的房子也還了。現在,他準備送兒子去國外讀書,花銷很大,而房子的租金收入太低了,所以,想到賣房子。建華,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先去看看房子,如果你滿意的話,我可以給你做擔保人,你先付四萬,剩下四萬,明年再給。”
“四萬,”李建華沉吟道,“我一時也拿出這麼多錢……”
“你拿得出。”總編笑道,“忘記告訴了,華夏青年出版社準備出版《明朝那些事兒》,之前出版的《品三國》的銷量不錯,加上《明朝那些事兒》在我們雜誌上連載後,反響很不錯,出版社方便主動提高了這本書的時間的稿酬,每千字三十元。”
(本人感覺每千字三十元的稿酬標準太高了,出版社還主動提高,太不合理了,但為了小說情節的發展考慮,還是這麼寫了,希望讀者諒解!)
“漲稿費了,太好了!”
喜從天降,李建華頓時樂了。
一個多星期後,李建華在沒有告訴父母的情況下,先拿出了四萬元,買下位於中南海東面的一座四合院。
剩下四萬元購房款,1980年11月1日之前付清……李建華給賣家寫了一張欠條。
這座四合院落成於1948年,房齡三十餘年,保養好,看上去不沒有破舊感。
四合院的建築面積足有236平米,院子的面積有148平米,面積夠大,夠氣派!
地段更沒的說的,完美!
李建華初次登門看房時,就喜歡上這座充滿老京城韻味的建築。
花費花八萬元買房子,房主還主動提出免費贈送舊傢俱,李建華覺得自己賺大了,偷著樂了。
在別人眼裡,這些舊傢俱不怎麼值錢,而李建華的看法完全不同,他在這堆老傢俱中看到了多件紅木材質的,五件紫檀老傢俱,三件海黃老傢俱,最讓他滿意的是一件儲存完好的海黃架子床。
李建華知道將來紅木的價格會大幅上漲,其中海黃為最,簡直漲瘋了,再過三十五年,這些紅木傢俱總市價在五千萬元以上。
三十五年後,單單賣舊傢俱,不賣房子,就可以讓李建華獲得五百倍以上的回報。
拿到房產證後,李建華高高興興的回家了,等父母下班回家了,他拿出房產證獻寶。
“爸,媽,您們看看這是什麼!”
“什麼啊?”宋秋菊接過本子,低頭一看,愣了片刻,翻開本子,看到了幼子的名字,驚訝道,“小五,你怎麼買房子了呀?”
“難得遇到這麼一座好房子,我就把它就買了。”
“你這孩子,買房子這麼大的事情,你怎麼不和爸媽商量啊?!”宋秋菊不悅道。
“媽,您放心吧,這房子真的不錯。”李建華呵呵笑道,“房子,我已經買下來了,想退也退不了啦。門鎖,我都換上新的了。明天正好星期天,我們一家人去看新房子。”
宋秋菊無語了,盯著幼子看了幾眼,問道:“花了多少錢?”
“八萬。”
“什麼?”宋秋菊瞪大了眼睛。
李寶農臉上也流露出驚訝的表情,問道:“小五,你怎麼有多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