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好夢時代> 第二章 寫文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寫文章 (2 / 2)

其實,此時的李建華有想過,就算把膝上型電腦賣給美國人也無妨,高建華上輩子的時候,美國人在計算機科技領域佔有領導地位,就算他重生了,也很難改變這種情況……但這只是一個想法,他確定自己不會這麼做。

……

高建華在夢中和外星人交流之後,他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其中包括華夏建國後發行的哪些郵票價格會暴漲,他並沒有刻意去記這些資訊,他直接下載到電腦上,一部分列印出來,另外還網購了幾本有關郵票收藏的專業書籍……這些資料都存放在空間中。

庚申年猴票是特種郵票,編號為T46,全套一枚,面值8分(人民幣),是原郵電部(簡稱華夏人民郵政)於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發行的一套生肖郵票。

猴票背景為紅色,圖案是由著名畫家黃永玉繪製的金絲猴。郵票原圖由黃永玉繪製,郵票由郵票總設計師邵柏林設計,由姜偉傑雕刻,採用影寫版與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刷,由京城郵票廠印刷。

庚申猴票尺寸為26×31毫米,齒孔11.5度,一版80張(8×10)。

猴票的發行量猜測在360萬枚至800萬枚之間,《華夏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03)中記載的庚申年猴郵票的發行量為500萬枚。

就算沒有特意去查資料,高建華都知道庚申猴票值錢,如果能夠這種郵票發行時,多買一些,肯定能夠“發財”,他沒少在網上看到庚申猴票價格暴漲的資訊,有人因機緣巧合買了一些猴票而發財的故事。

高建華穿越重生後不久,新生的李建華就想到了投資猴票,他知道猴票還沒有發行,他希望猴票發行之前,他能夠透過合法途徑賺一些錢,這樣,他可以讓別人知道他買了很多猴票。

除了用自己賺到的錢購買猴票,李建華還想著用高建華重生之前存放在空間戒指中的錢買猴票。

高建華不僅在空間戒指裡存放了很多金條,他還特意兌換了不少舊版人民幣紙幣放在裡面。

高建華沒有像以投資為目的的收藏家那樣,追求舊版紙幣的品相,他特意兌換了一些有些破舊的舊版紙幣,畢竟這樣的舊版紙幣市價要便宜很多。

在空間戒指中,1965版10元(俗稱大團結)的紙幣有五十多萬張,為了兌換這些紙幣,高建華花費了兩千多萬元,差不多四十元購買一張“大團結”。

當初,高建華以每克300元的價格大量買入金條,相當於每盎司1500美元多一點。

1979年八月中旬,國際黃金價格超過350美元/盎司,李建華看了資料之後,知道未來一段時間,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最高漲幅超過一倍,高峰過後,一路下跌。

李建華覺得,按照美元計算,未來三十幾年,黃金價格上漲三倍多一點,儲備黃金和儲備“大團結”,區別不是很大,資產“縮水”三倍左右,相比之下,此時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要比後世高几倍,人民幣購買力要強上很多,儲備“大團結”可就划算多了。

高建華掛掉之前,600元可以買到兩克黃金,如果用來兌換“大團結”,可以得到十五張“大團結”。

李建華從母親口中得知,當下一克純金市價在二十塊錢左右。

此時,華夏政府掛出的匯率是一美元兌換1.5元人民幣多一點。

華夏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政府缺外匯,改革開放後,依舊如此。

華夏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劃規定,長期沒有變動,許多商品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且出口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

後來,為了加強經濟核算並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製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

李建華心裡很清楚,儲備“大團結”比儲備黃金更妥當一些,這並不僅出於購買力的考慮,如果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秘密,短期內,他根本不可能賣掉大量的金條,黃金不能直接當做貨幣購物,而“大團圓”就是貨幣,他可以用“大團圓”買到很多東西。

其實,李建華並沒有後悔儲備了這麼多的黃金,他覺得自己手裡的現錢足夠多了,將來他會更有錢。

包括五十多萬張“大團結”在內,空間戒指存放著總面值八百多萬的第三套人民幣,另外,還有總面值超過三千萬元的第四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的總面值超過三億,另外還有美元和港幣兩種外幣,這些外幣總面值摺合成美元不低於五千萬,其中八十年代之前發行的外幣總面值有一千多萬美元。

庚申猴郵票發行量以500萬枚計算,每枚8分,500萬枚總面值40萬元。

三十幾年後,一枚庚申猴郵票市價超過一萬,理論上,500萬枚庚申猴郵票市值超過500億,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庚申猴郵票的價格之所有能夠成為暴漲,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因為庚申猴郵票當做郵資使用了,真正的新票數量很少。

李建華計劃投入購買上百萬枚猴票,他看過檢視高建華蒐集存放在空間裡的資料得知,到了1985年,一枚猴票就能夠賣8元,他準備從這個時候開始拋售猴票,五年時間,就能夠獲得百倍利潤,而之後價格從8元的增長到800元,時間則超過十年時間。

雖然百倍利潤很驚人,但李建華並不打算過了五年時間,就賣掉手中所有猴票,慢慢拋售,持續拋售,畢竟八十年代中後期,國內的集郵市場剛剛形成,在猴票價格不下跌的情況下,市場短期沒無法接受他手中所有的猴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