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論天宮目的為何,我等還是先處理少林一事,事關道統,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太玄微皺眉頭,天宮之事剪不斷理還亂,眼下最緊要之事,還是防止少林狗急跳牆。
被道門阻止立國教一事,少林豈會善罷甘休,此刻,恐怕已然走在皇宮的路上。
純陽真人捻鬚道:“秦皇在位多年,這些年卻屢屢不管朝堂,連整個大秦都是被燕王一人把持。
貧道甚至懷疑燕王才是真正幕後主使,上次我等去燕王府,燕王一番話,前言不搭後語,讓人不得不懷疑。”
此言一出,三人齊齊皺眉,這麼說來,燕王目的何在?
“難道燕王借秦皇之手,挑起佛道兩門爭端,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若虛道長比較理性,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
純陽真人好似明白了什麼,接話道:“如此一來,燕王自身不沾染任何因果,又能憑藉此事讓秦皇退位。
後面,以他的實力,還有誰是他的對手,那些皇子誰是燕王對手,還不是任他揉捏?”
“若真是如此,當真好算計,難怪當日燕王府矢口否認。”
太玄冷哼一聲,想起那日燕王府一行無功而返,不由怒道。
“燕王故意將此事透露給我道門,就是為了挑起佛道道統之爭,難道燕王有鎮壓江湖之心?”
純陽捻鬚沉吟起來,透過這段時間一切詭異事情,無不證明著他們猜測並沒有錯。
“燕王未免太過自信,除非他將戍邊軍隊全部遣回中原腹地,不然也只不過是無稽之談。
江湖勢力,可不止我佛道兩門,哪裡那麼容易鎮壓。
大秦立國多少年了?對江湖依舊束手無策。
江湖和朝廷天然處於對立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江湖永遠存在。
燕王若真有此打算,那可就失算了。”
純陽真人思索片刻,笑了笑,侃侃而談。
“那我等還按計劃行事?”太玄忽然問道。
既然已經瞭解來龍去脈,那麼還跟著燕王思路走?
若虛道長笑著道:“不錯,我們讓燕王以為我們不清楚,依照原定計劃行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麻痺燕王,對我道門也有利。
不要忘了,我們目的本身就是阻止少林,眼下不正是最好時機嗎?
想想,以燕王強勢的性子,怎會聽任少林大肆傳播佛法,不僅在挖道門道統,也是在掘朝廷根基。
朝廷豈會同意?興許燕王早已說服大秦供奉院,畢竟他們向來維穩,誰當大秦皇帝並不在意。”
純陽真人和太玄道尊紛紛贊同點點頭,覺得此言頗有道理。
大秦供奉院是一個特殊存在,院內盡皆返虛境強者,除了皇族之外,其他都是從江湖上招攬的散修。
由此可見,大秦能夠屹立不倒,供奉院功不可沒,也是江湖人士不敢太過放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