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宗淡淡的道:“如今,我便告訴你,何為道?道之一字,值得一生追尋。即便參悟一麟半形,也能受益終生。”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家講究性命雙修,又神形雙修。以正宗玄門心法為基,心身全面修行,達到道家至高完美境界。”
“修身易,修心難。這也是我讓你消除心中戾氣的原因之一。若非如此,即便你再天資縱橫,也斷然沒有入道的可能,反而會走火入魔。更不用說修煉道家功法。”
“這便是‘道’的修行。”
這番話,讓季川一頭霧水,理解起來似是而非。
原本以為根據道心種魔‘入道篇’修煉,在玉虛觀中,建立道心道體輕而易舉。
如今這番話卻讓季川感覺這個想法不切實際,也漸漸動搖原先的想法,同時也更加疑惑。
如此修煉下去,真能建立自身道心道體,成功進入第二篇‘種魔篇’嗎?
這樣的‘道心’,能對抗‘魔種’嗎?
季川算是野路子出身,對於武學一道,知道的也是一麟半形,更多的是自己琢磨而來。
對與不對,也無人告訴他。
這段時間,他倒是透過向宗瞭解到了許多武學知識,算是對他武學道路上的補充。
若是沒有這段經歷,不用想也知道,日後定然會出問題。
此時,季川緊皺著眉頭,思緒萬千。
甚至,連向宗對於‘道’之一字的解釋,都聽得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發現季川緊皺眉頭,向宗溫和一笑解釋道:“無妨,如今你不明白倒也正常,接下來你可去通讀藏經閣中道家典籍,以你之悟性,無需幾日,便可明白一二。當然明白是一回事,真正參悟又是另一回事。”
何為道?能真正明白的又有幾人,其實只需參透一點,就可收益終生,修煉之路一路坦蕩。
此種解釋,就算是為他的這位徒兒,在‘道’之一字上撕開一個口子,日後參悟之時,避免很多彎路。
也算是良苦有心!
對於季川此時能不能參悟,他並不關心。
此時,‘道’之一途,還不是他能參悟的。
道,講究虛靜之道。虛靜乃天地之本,萬物之宗。無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不能違背虛靜之道。
若是過於急迫,恐會適得其反。
越想,季川越覺得離‘道’越遠,於是皺著眉頭問道:“師父,那如何建立道心,與入道又有何區別。”
“道心?”向宗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季川,淡淡的道:“‘天命之性’是為‘道心’。”
這麼一說,季川眉頭皺的更緊,如此故弄玄虛般的道家論調,他如何會懂。
心中,已經有些厭煩。
這些東西,與他所想相去甚遠,如何能不心煩。
見到季川臉色不太好,向宗溫和一笑,“你師姐天生道心,你可問過她,何為‘道心’?”
一想到這事,季川滿臉無奈,說道:“早已問過,師姐說她不知道,也問不出什麼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