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府歷五月十五,天氣晴好,正是入夏時節,江南風韻,四處可見,紅葉河裡,碧波盪漾,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更有釣叟樹下成眠,行舟少了些,畢竟都聽說這裡越人造反了。
越郡臨時郡府,也就是位於北山九寨中的總寨。是沈無岸設定的戰時郡府。
寨子很大,處於北山之上,與先前那些讓揚州兵馬折戟的小山,隔著一條山澗。
沈無岸這幾日難得清閒,一如往常,煮茶曬太陽,常常看著天空發呆。
這日,他躺在搖椅上,正痴痴看著天空,風輕雲淡……
“報!首領,咱們的人收到從泰州傳來的密信。”
“拿過來。”
親衛遞過了兩份蠟封的信,轉身離去。
沈無岸睜大眼睛,坐起身子,左手一封信,右手一封信,他是左看看,右看看,竟然是兩份……他反轉信封,只見兩封都有署名,一封署名是李氏商行,另一封署名是李先生拜上。
看著手中的信,沈無岸心裡疑惑不已,這兩人給自己來信很正常,可是不正常的是怎麼會同時送來……想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沈無岸便緩緩拆開了李先生的那封信。
信曰:沈首領敬起,不才李某拜上。今泰州三家兵馬齊聚,兩萬之數,糧草足備,可以久戰,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見信之時,神策恐已抵達泰州郡下,某擔憂拼湊之軍不堪神策之擊,故請首領兵進吳郡,使其神策,有後顧之憂。宣州軍元氣大傷,士氣低落,衛錦老矣,手下無可用之將,此時乃猛虎舐傷之時,群狼落水之空,若不趁機而動,待應穹歸來,大事不可為爾。望首領斟酌一二,李某不才,若有短見之處,還請首領海涵,當下局勢,某之策,實乃不得不行,首領還請相信李某。最後,尊夫人,子弟,一切安好,讓李某代為問好,祝首領馬到成功。
看罷,沈無岸緊緊咬著牙關,將信,一點一點的捏成了紙團。隨後,又開啟了另一封。
信曰:李氏商行拜上,河豚無毒之夜,首領態度不明,李某實在不明所以,既是首領意欲起事,卻為何如此不決?聽聞初戰,首領大獲全勝,李某在此祝賀首領,不知首領接下來如何打算?首領之猶豫,李某或可知一二,值神策壓境之時,李某想來想去,該與首領修書一封,時危事難,不知所言,萬語千言,李某隻有一句話,既以同舟紅葉河,李某隻好盡力相助,首領若需錢糧,只管開口。
看完這封信,沈無岸先是愣了半天,這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李石什麼意思?沈無岸竟一時看不透李石所想了,他專門寫封信就是來表一下態度決心?沈無岸又靠在了搖椅上,仰望天空,手中的信掉落,被風吹得在地上飄了很遠。
許久。
只聽一聲澗中鳥鳴,一片雲彩,遮住了太陽。
“哈哈哈,李石啊李石,好一個時危事難,好一個不知所言……我說是河豚你還真以為是河豚……是我傻還是你傻?我傻……還是你傻……”沈無岸喃喃自語起來,呆呆的看著那朵雲彩,漂泊無定。
“來人!”沈無岸忽然大聲喊道。
“在,首領有何吩咐?”親衛跑了過來。
“傳令,東西十八寨整軍備戰……吧。”沈無岸有氣無力道。
“這……首領,咱們是要打過去嗎?”親衛驚訝道。
“今夜,突襲吳郡。”沈無岸瞪大眼睛,平靜道。
雲彩散去,日光溫和,那親衛帶著幾隊人馬,分頭下了北山,往各寨傳令去了。
……
吳郡。
三萬宣州軍駐紮在吳郡南邊,這幾日來,一直在修整,可是,士氣還是十分低迷,甚至連許多軍官都每日愁眉苦臉,訓練也打不起精神來,士兵更不用說,隨著新敗之後而來的,就是思歸之情,人都是如此,在外面受挫,總是想回家。
一股陰鬱的氣氛籠罩著軍營,甚至擴散到了吳郡,城裡也不再熱鬧,來往的客船少了,行商少了,白天,街上的行人也少了,所有人都是躲在家裡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也就只有城外田裡的作物放不下,不然連農人都不願意出門,因為一出門,就像一座死城,明明是一個本該生氣勃勃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