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頭,一個城下,百鍊鋼終成繞指柔,彼岸花散盡情不休。”
——《白馬要經》
長安府歷二月。
春寒料峭,華燈初上,長安城,寂靜的天地間,它是多麼喧鬧,卻又是多麼的孤獨。白雪砌過了城頭,又染上了心頭,是誰在樂坊的離歌中,低眉垂袖,是誰在紅燭搖曳下,撫琴痴語。
“小姐,不如我們出去逛逛吧,聽說街上很是熱鬧。”
青蓮輕輕按住琴絃,往園中望了望,飛雪連天,茫然天池。
“也罷。”青蓮緩緩起身。前幾日剛剛送走了常丹,常龍還未歸來,整個宅子就只有她和下人了,想也無聊,不如出去散散心。
婢女大喜,趕緊取來披風給青蓮繫好。
深紅色的披風,鬆鬆挽就的髮髻,輕施粉面,淡敷胭脂,眸中全是故事,面上似無風霜,一起步,羅裙微蕩,像是春波泛起,淺淺的腳印向著長安城延伸。
長安市井,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樓棧相對,綵帶成結,紅燈掛滿,菜香酒氣繞過了八街六四道,九坊十二樓,舞樂嘈雜,花橋相會。
這番景象,任誰都不會想到這是西府治下的景象,一個經歷過摧殘的城市,一個塞上粗獷的地方,竟是這般柔美,夢幻。
“我們向東還是向西?”青蓮站在府門,竟不知該如何,略帶迷茫的問了問身邊的丫環。
“小姐想去哪裡?”丫環問道。
“嗯……我聽說長安諸多酒樓中,最屬燕子樓熱鬧,不如就去那裡看看吧。”青蓮想起曾經清風曾與她閒聊時提起過,燕子樓。
燕子樓,坐落於長安城正中心,是長安城九坊十二樓中最為著名的一家酒樓,其盛名僅次於洛陽未央客棧,不過這燕子樓雖處於邊府西塞,但是卻散發著一股江南風韻。青磚黛瓦,紅木軒窗,幾條石徑連線著主街道,酒菜飄香,歌舞動人。特有的秦酒更是讓文人騷客趨之若鶩。
踏雪聲輕脆,青蓮走在街上,婢女為她撐著一把紅傘,主僕二人一前一後,街上的人們紛紛側目,婢女察覺,頓時無措,道:“小姐,大家都在看我們誒。”
“你且看看,街上可有人打傘?”青蓮笑語。
婢女一看,哪有人撐傘,行人都是一身棉服,臉蛋通紅,縮著脖子,時不時吸溜著鼻子,詫異的看著她們。婢女一時尷尬,慌亂的收起傘。
“秦人向來粗獷,哪有我們這般細膩。”青蓮低語道。
……
不久,兩人便站在了燕子樓前,三層高,簷角掛滿了紅燈籠,樓中人聲嘈雜。
青蓮想了想,抬腳往裡走了去,婢女稍一遲疑,趕緊跟上。
一進門,就從櫃上閃出一小夥計,年紀尚小,一身油乎乎的棉衣,肩上搭著一條泛黃的粗布,吸了吸鼻子,說道:“兩位,請跟我來。”
青蓮不解,與婢女對視一眼,便跟著那小夥計去了。
那小夥計將二人帶到旁廳。
“兩位,燕子樓有個規矩,凡是女客到此,都要在這微雨廳留下手書。”小夥計指了指身後的微雨廳。
青蓮聽得這規矩,覺得十分有趣,饒有興趣的站在廳口看了看裡面,只見裡面掛滿了信箋,牆上也都貼滿了。
“留給何人呢?”青蓮幽幽發問。
“想留之人。”那小夥計說道。
青蓮點點頭,想了想,走了進去。
小夥計揉了揉鼻子,看青蓮走了進去,衝婢女擠了擠眼睛,說道“嘿,我看你家小姐一定是個大家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