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墨水瓶> 34出車禍小琢機智(附張君瑞與崔鶯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4出車禍小琢機智(附張君瑞與崔鶯鶯) (2 / 2)

一日孟浩然在王維家做客。倏有人來報,說是皇帝來了。孟浩然嚇得滿臉驚懼。可此時唐玄宗已經來到王維所處的屋門口。還沒待王維解釋皇帝的隨和還有平易近人。孟浩然自個早鑽到床底下嚇得瑟瑟發抖。

唐玄宗李隆基進屋,見王維桌上是兩套茶具。唐玄宗怪問王維:“你家來客人了嗎?”王維無奈乃道:“不敢欺瞞陛下,我的朋友孟浩然在此。”唐玄宗一聽喜道:“這個人我早就聽說過了。他的微雲淡銀河,疏雨滴梧桐現在是譽滿京師。他現在在哪裡?”王維忙努嘴示意唐玄宗,孟浩然就在自家的床底下。

唐玄宗李隆基本來也是一位詩詞歌賦造詣都很深的皇帝。於是他命令王維把孟浩然從床底下叫出來。孟浩然長跪不敢仰視。唐玄宗笑了笑道:“孟浩然聽說你做的詩詩風另成一家,很受世人的追捧。今天你就做一首詩,做好了我將破格提拔你。”孟浩然受寵若驚,他戰戰兢兢地拂袖吟道: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不要到皇帝的宮門去上書談自己的才華,因為山高皇帝遠。皇帝不會知道有人在宮門口上書。有上書的心還不如回到南山自己的茅舍中去躺著睡覺。本人雖然有才(不才是謙稱),但是根本沒有見到皇帝的機會。再加上愁悶導致的多病就連以先認識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官員也聯絡不上了。我很是焦急,白髮可以證明我的青春已然悄悄流逝。可青天卻不會因為我的白髮有所增加而停下奔向歲末的腳步。擔心啊擔心,因為擔心自己的才華不被皇帝發現。我更加地睡不著覺。在每一個夜晚,我在南山的茅草屋中都看著松樹樹梢上的月亮而感覺到窗的清冷還有那虛寂的天虛寂的地還有自個這虛寂的人生。

唐玄宗聽完孟浩然的詩很是不爽地道:“朕從來沒有遺落下賢才。我每年都頒佈命令讓地方上的官員把那些歸隱的不願考試的野有遺賢上報上來。可我始終也沒有見到你的名字。你怎麼可以說‘’北闕休上書,不才明主棄。’這樣的話呢。於是本是可以平步青雲的機會,就這樣被孟浩然自己給葬送掉了。

孟浩然無奈離開了長安。他窮極山水之聖,結交天下好友。可孟浩然還是把‘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做為人生的第一目地。因此在離開長安五年後,他再次回到長安。希望透過昔日的朋友,今時的當朝宰相張九齡謀求個一官半職。可‘窮在大街無人問’再次狠狠地打了孟浩然的臉。張九齡對他的到來無置可否。孟浩然一氣之下寫給王維一首(離別王侍御)詩: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然後孟浩然再次離開長安,回襄陽老家去了。很顯然孟浩然對張九齡的冷漠和王維的漠不關心自己的仕途很是不滿。因此他才會有‘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的詩句。他才會稱王維為王侍御。

時隔一年,孟浩然再次同老家襄陽刺史韓朝宗來到長安。他不死心自個的才華就如此地埋沒下去。因此這次他是舉傾家之力結識了韓朝宗。當然韓朝宗也把孟浩然當做野有遺賢上報給了朝廷。但當時的唐玄宗因為總當皇帝不得休閒,早厭倦了國政每次都要自己親自打理。因此稀裡糊塗地孟浩然便再次被刷下遺賢的榜單。襄陽刺史韓朝宗當然是據理力爭。於是唐玄宗讓韓朝宗把孟浩然領上金殿,欲在朝會上當面殿試孟浩然的才華。可也趕巧,那天孟浩然的一位朋友偶然和孟浩然相遇。他邀孟浩然一起吃酒。當韓朝宗派來的人要孟浩然速速上朝參加殿試的時候,孟浩然卻喝醉了。那個差人對孟浩然道:“韓刺史讓你快去參加朝會,韓刺史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孟浩然卻趁著酒興大呼:“我都喝上了,還有什麼事比和朋友喝酒更重要的嗎?”因此韓朝宗被唐玄宗痛罵一番。孟浩然仕途從此再無出路。

韓朝宗臨離開長安,和孟浩然辭行,孟浩然知道再無仕途出路,強顏不悔也。

時隔二年後,張九齡在荊州開幕府。孟浩然欣然而往。可惜幕府裡只有幕僚,不可能也不可以有高官或是官員的誕生。他只是刺史花錢養的謀士一類的職務罷了。因此孟浩然做了(從張丞相遊南紀城獵,戲贈裴迪張參軍)的詩:

從禽非吾樂,不好雲夢田。

歲暮登城望,偏令鄉思懸。

公卿有几几,車騎何翩翩。

世祿金張貴,官曹幕府賢。

順時行殺氣,飛刃爭割鮮。

十里屆賓館,徵聲匝妓筵。

高標回落日,平楚散芳煙。

何意狂歌客,從公亦在旃。

孟浩然做此詩後不久後,便離開了幕張九齡的幕府回到了襄陽老家。

回到老家後,孟浩然抑鬱不得志,不久因毒氣攻心染上了疽背瘡,(范增因項羽疑自己,離開項羽之後便是此病而死。)這時王昌齡遭貶官途過襄陽,訪孟浩然。孟浩然與王昌齡相見甚歡。本來孟浩然背上長的毒瘡,醫治將愈。可因王昌齡的到來,二人都對仕途抱有冷淡的態度。因此越談越投機。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孟浩然逝世。孟浩然死的時候只有五十二歲。正是:

春雨綢繆刻,枝枝欣向榮。

百花竟芳態,啼鳥喜和風。

街上行人寥,窮富本不同。

轎馬公卿至,行腳盡百姓。

孤客翩翩至,悠悠懷古情。

矚目欲高呼,貧賤少奇聲。

惜哉孟浩然,痛喟無功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