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麼做並沒有任何意義!
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存在即合理,只能說身處高位應該保持那個位置應有的姿態,各司其職罷了。
很多時候一味放低身段的親民態度並不一定友好,反而很可能給那些剛入門的弟子形成誤導,讓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產生偏差。
這也正是儒門經典中對於“名正言順”的真正解讀!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我幾乎下意識地就想到了這段話,它即是現實中的我對儒門的深刻認知,也同樣是在這夢中世界儒門所奉行的準則之一。
至少,在我之前與黃粱的交流中,已經確認了這一點!
且不提很遠的,單單我自身就受益於這一點。
若非太上長老收我為關門弟子,並透過信封這樣的手段向所有人明確了我的身份,我現在也不可能與這些齊天書院的門主們在一起談笑風生。
這便是儒門中名正言順的典型事件,只有明確了“名”,後續的一切才能夠順順當當地發展下去。
不去理會這些,至少我知道書院對我足夠重視就夠了,否則也不會在最初始階段由六位門主出面爭奪我的歸屬。
這是書院的態度!
一如現在書院對待那些尋常弟子般!
正是因為兩者間存在巨大的反差,反而更能激起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心態,力爭上游。
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堪稱逆天而行的修行生涯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爭渡、爭渡,書院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著力培養這種爭渡的意識,並傳授一些“划船”的技巧,接下來的事就是弟子們自渡的時刻了。
最終,自渡渡人,攜整個儒門之力前行,共參大道,共赴巔峰!
就在廣場上六門新弟子正在集合的時刻,我卻感覺到悵然若失,好似這一切都已經跟我沒有了太大關係似的。
茫然中抬起頭來,恰好迎上天上明月。
它是那樣的亮,以至於將整個書院照射的宛如白晝。
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使得這因為擂臺賽結束遲滯,而導致的晚上集合不顯得那麼清冷。
同樣,也是因為它的存在,才使得我在最後與金剛的戰鬥中,得以藉助白虎戰靴中神秘能量的助力,一舉感應到那莫測的月之源力,最終順利突破到太初境界大圓滿。
此時親眼看到天上月,我的感覺又不同了,彷彿它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自然、親切,而不可分割。
雖然只是藉助它的源力,卻感覺自己似乎已經跟它結成了一體,一如施展大地之子時的我,與大地之間的關係。
也是在這一刻,我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明悟,我知道自己在這一刻擁有了新的身份,新的技能。
那是與大地之子相似的皓月之子!
彷彿之前對月之源力的感悟並沒有結束,直到此刻親眼看到它時才真正圓滿。
這一刻我感覺自己全身上下格外通透,一股幾乎要舉霞飛昇的輕靈、飄逸氣息從我體內透射而出。
其實它並不存在,這只是一種感覺,是我獲得皓月之子能力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