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貴,你就別想了,人家能看上咱家?趕快吃飯,吃完飯跟我去田裡潑糞水,等這茬稻子下來,哥讓你嫂子好生給你說房媳婦。”
陶大富簡直焦心極了,自家這弟弟腦子一根筋,看上誰不好,那劉家的閨女細皮嫩肉的,能看上他們家?
陶大貴也不知道說什麼,別人開他玩笑,他不在意,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哥說了這麼幾句話,他心裡竟堵得慌。他也知道人家不可能看上他,他除了有一把子力氣,啥都不行,人家憑什麼看上他。
他心裡亂,只得道:“不吃了,我先去田裡了。”說完,就著急忙慌的去糞坑擔糞水了。
“哎,大貴,大貴~。”真糟心。
“我說當家的,要不我去劉家試試,咱大貴人也不差,沒準人家就看上了大貴呢?”金三娘嫁過來的時候,陶大貴才七歲,一直把陶大貴當兒子養,可以稱得上是長嫂如母了。
陶大富擺手,“你少去添亂,人家劉傢什麼條件,咱家又是什麼條件,你心裡沒點數?光看劉家心疼閨女的那個樣,能讓人家嫁到咱家來?這事你別管,在家也別提,大貴慢慢的就會消停了。”
陶大富都這樣說了,金三娘只好作罷,沒辦法,這是事實,他們家的條件太差,一年到頭也就吃個肚飽。
攢了幾年,大貴的彩禮錢是攢出來了,可是房子還沒著落,疼閨女的人家也不會把閨女嫁到他們家。
陶大貴力氣大,農活幹得不錯,即使心裡揣了事,糞水依舊潑得很均勻,他是真的喜歡芳娘,打從昨年打柴路過村長家,看見她的第一眼,他就記在心裡了。
也知道自己有點痴心妄想,他也不往芳娘跟前湊,只在聽見村裡漢子背後議論她時,把人給結實的揍一遍。
他很想跑到芳娘面前,說他會對她好的,比大哥對大嫂都好,可是大哥說的不錯,他吃得又多,又沒有掙大錢的本事,芳娘要是嫁給他,會受苦的。他想,他捨不得。
心裡五味雜陳,就這麼每天遠遠的看她一眼也不錯,只要她過得好。
陶大貴的這些想法,劉芳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也只覺得這人實在是憨,討好人都不知道怎麼做。
別以為她不知道為什麼她每次上山,她總能撿到一堆沒人要的柴火,或是幾叢鮮菌子,或是一兩只總是笨到自殺的兔子和野雞。甚至時常感覺到有那麼一股子溫柔又充滿安全感的視線在注視著她。
劉芳沒有被人窺視的惡心感,反而體會到了一點被人全心全意的喜歡的甜蜜,她不懂愛情,也不稀罕,但她肯定她喜歡這種感覺,像是泡在羊水裡一樣舒服、自在。
“娘,您別折騰了,就陶大貴吧!”她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一個把她看得很重的人,她是個很貪心的人,她貪愛。
“乖女,你到底是咋想的,你跟娘說說。”日子還是要閨女自己過,就是選的人家不行,相信閨女一樣能過的好。
劉芳也不想再多生事了,她覺得陶大貴還不錯。
“娘,您說的周玉是不錯,可是沒準人家更看重咱家的條件和我刺繡的這門手藝,而不是我這個人。我看陶大貴就很好,沒有婆婆就沒有吧,以後也不用伺候老人,倒也省事。”
“話是這麼說,可是他家可能連房子都修不起。”李春華對陶家的條件很清楚。
劉芳笑了,這都不算事,“娘,他修不起房子,可我有錢啊,我來修,到時候算作嫁妝就行了。雖然有上趕著的意思,可換一種想法,他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這不就像咱家招婿了嗎?以後誰敢給我氣受。”
主旨是沒變的,她只想過平淡安逸的日子,從來不去想什麼宏圖大展,也不想悔教夫婿覓封侯,像陶大貴這樣心思幹淨、沒有多少野心的男人,怕是最適合她的了。
李春華看女兒心意已決的樣子,便也不想阻攔,在她看來,陶大貴這小夥子也不錯,心眼實、聽話,要是操作的好,沒準還真是一個上門女婿。
“行吧,娘也同意了。”就知道她娘會同意的。
李春華讓趙翠芬去跟村長婆娘金小娟暗示一下,金小娟是金三娘隔房的堂姑,還沒出五服,她出馬再合適不過了,畢竟劉家和王家都是親家了。
金小娟也沒想到劉家會相中侄女的小叔子,趕去陶家一說,陶家立馬就同意了,這等好事可不好找,金三娘和陶大富兩口子立刻就開始張羅了。
別看陶大富之前那麼反對,那是不想別人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現在女方看中他們了,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陶大貴激動難耐,幹啥都有勁,但他更想沖到劉芳娘面前,親口問她,真的願意嫁給他嗎?他不怕丟臉,就怕她後悔。
等流水村的人都知道劉家和陶家議親的事了,已經到了收晚稻的時候,兩家決定把婚事定在年前,那時候土豆也下種了,人也不怎麼忙了。
劉芳要嫁人,劉家的男人不高興,但劉家的女人背地裡都能笑出聲了。小姑子也要嫁人了,那離分家怕也不遠了,可算是能當家做主了。
不管他們是什麼想法,劉芳還在忙碌自己的嫁妝。嫁妝這件事可不能馬虎的,那是朝廷承認的女子能擁有的私産,雖說女子能立女戶,可這世道畢竟是男尊女卑,女戶多少是吃虧的。
劉光遠再不願意,還是得把女兒嫁出去,但好在人家同意住在女方陪嫁的房子,所以啊,劉光遠這些日子,正和兒子孫子們卯起勁的修房子做傢俱呢,跟兒子娶媳婦佈置新房沒差,心裡總算好受點了。
應劉芳的要求,建的泥磚瓦房,房子沒修太大,就一個前院,三合院式樣的。
正房三間,中間一間堂屋,兩邊是睡房,東廂三間,一間廚房,兩間雜物房,放張床,還能改成睡房。西廂房兩間,外加一個洗澡間和一間茅房,緊挨茅房的就是牛圈、豬圈和雞圈了。
正房對面挨東廂房的地方搭了兩三個棚子,用來堆積一些雜物、農具和木柴。院子還算大,有一百二三十個平方大呢,種了幾棵果樹,打了一口井,還用石頭鋪了幾條小路,下雨天上茅房也不用弄濕腳了。
至於其他的,還是得等住進去了再佈置,不出意外,估計要住個幾十年的。
劉家這一個大手筆,把村裡人都給鎮住了,有傳閑話的,但傳不起來,誰讓劉芳是用賣繡活的錢修的房子呢,好多人家都悔得不行,早知道也該讓自家兒子去試試,沒準就成了呢!
陶大貴倒沒覺得有什麼,芳娘能嫁給他,就心滿意足了,但陶大富心裡不得勁,他這是給弟弟娶媳婦,還是在嫁女兒,只得憋足了勁,給弟弟準備彩禮。
家裡條件就那樣,再努力又能怎樣,聘金是六兩銀子,外加一根銀簪子,和兩匹上等的紅布,這在流水村已經不錯了,平常人家的閨女也就五兩銀子聘金。
陶家的聘禮已經送過來了,劉芳盤點了一下,自己的東西不少。
先說房産和傢俱,劉家給她準備的傢俱是一整套,已經擺在新房了,這個不用她出錢,就是整個房子,算下來她也就出了十五兩銀子的料錢,人工費都不用她出,有一幫能幹的孃家人就是好。
其次就是田産了,她自己有十三畝荒地的地契,她娘和她爹一致決定給她陪嫁了五畝水田,這大概值個四十兩銀子,算是別人眼中的大頭了。
她的首飾才是嫁妝的重中之重,當然明面上的除了聘禮中的一根素銀簪子,自己的一套銀三事,一根梅紋鏤空銀簪和一副銀丁香和一對縲絲銀墜子,還有就是她娘給添置的一對鎏金銀鐲子了,雖讓人羨慕,但並不打眼。
劉家人都知道私下裡,李春華肯定要貼補,畢竟李春華有陪嫁,有私房,還有從他們手裡收了一半的金玉首飾,就是不知道會給多少,因此都翹首以盼。
作者有話要說: 果然還是喜歡現代,自由難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