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如今七國連年戰亂,天下蒼生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趙王心懷天下,大仙若是出山助趙王一臂之力,平了這亂世,解救蒼生。也是大功德一件。”肥義勸說道。
“……”
“並非是我不願意解救天下百姓於亂世,而是天下之事自有天意定數。吾輩修道之人,卻是不能輕易踏入其中,行那逆天之事。實屬無奈。”
“天意定數?”幾人好奇的看著王漢。
“天意定數,自古以來,世間本就有的劫難,當世間的因果積累到一定的時候,世間殺伐之氣就變得濃厚,便會有大劫難降臨,了卻世間積累的因果。”王漢嘆息道。
“何為大劫?”北冥子問道。
“自盤古開天地便存在。”王漢解釋道。“自古大劫降臨,都是生靈塗炭,若是量劫,更是連大羅金仙也有身死道消的。周商之戰,不知道多少修道成仙之人應劫,上了那封神榜。”王漢搬出了封神榜。
“那什麼是世間的因果?”
“我們聽說過因果報應,但這世間的因果又是什麼?”幾人好奇的看著王漢,並不理解,只有北冥子有些明白。
“人與人之間有因果,所以有爭鬥,有補償,國與國之間,家與家之間,自然也有,這就是所謂的國仇家恨。”王漢嘆息道“昔日種因,今日得果,就像昔日的周幽王為博褒妃一笑,不顧眾臣反對,竟數次無故點燃邊關告急用的烽火臺,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便是因,國都被圍,卻無諸侯相信來救,便是果。他們代表的便是國家和地方的因果。”
“如何消除這因果?”北冥子問道。
“因果劫難不是這麼容易消除的,因果之間,錯綜複雜,相互交叉。尤其是世界的因果更是如此,只有時間到了,因果削減了,殺伐之氣削弱了,自然就有天定之人會結束這因果。大劫也就結束了。”
“那何人是這天定之人?”肥義趕緊問道。
王漢深深的看向肥義。
“天機不可洩露。”
“大仙,不知道這封神榜是什麼?”北冥子問道。
“這……商周之戰便是一場大劫,而且是量劫。在這場劫難中,有很多仙人之間的因果在其中了結,仙人死後便會上這封神榜,神魂會被收進其中,劫難結束後,分封天官,從此永遠受天宮管轄。”
“那不知這封神榜被何人所得?”北冥子繼續問道。
“姜子牙。”
“姜太公,那如今封神榜又在何處?”
“我也不知道,恐怕在那天宮之中。”王漢提醒道,“這封神榜不是凡人能夠所得之物,即使是仙人,也是強求不得的。”
“那這封神榜可會重現人間?”這是北冥子最關心的問題。
“不知。”王漢搖了搖頭。又道:“這次劫難封神榜應該不會出現。這次劫難不像封神之戰,有許多仙人應劫。”
“不想曾經竟然有如此秘辛。”北冥子嘆息。
“……”
“既然大仙不願出山,我等也不敢強求大仙,大仙,我等還有一事希望大仙應允。”肥義聽完王漢說出曾經的秘辛,知道王漢是不會出山了。便說出了趙王的另一個請求。
“但說無妨。”王漢示意肥義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