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晴雯的如夢令> 第五百七十七章 硬裝是裝不出來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七章 硬裝是裝不出來的

當青龍大街的濃霧散去,兩支由大周人自己組織的、對掐的幫派已經被御林軍給管控住了那餘下的殘枝敗葉,雖然胡軍還在馬不停蹄地四處丟失著消失了的胡王,但是,老百姓們不知道這細節啊,他們還在很忠誠地站在迎親隊伍裡,於兩側恭候著……

同時,紫霄皇城城樓上的兩國首腦被百姓們從下面向上遠遠地觀瞧著,看似,首腦們都皮笑肉不笑的,大周皇上和胡國太后依舊端坐……

似乎,一切都回到了一開始的原點。

要不,就是大傢伙對剛才的混亂場面失憶啦。

當然,胡國太后沒有失憶,她還在焦急地等待著胡王的訊息,她依舊緊緊攥著劍柄,劍頭也依舊橫在大周皇上的脖子上,只不過城樓下的百姓看不到。

大周皇上雖然嚇得要尿褲子啦,但是,也決不允許周圍的官兵有任何要救助自己的舉動和想法,因為,他知道這個死太后要多厲害有多厲害,自己還是作她手下的小雞兒,也好過身首分家。

城樓上,一片寂靜……

這時候,突然,國樂聲奏響了,國樂隊是在民間老百姓心目中的大人物薛蟠的指揮下,在齊奏大周凱旋曲,雖然,在各國人來大周的此刻,這樣的待客禮儀想起來有些不妥當,但終究,這國歌所代表的,正是此刻大周軍上上下下意欲在敵國面前揚的國威,不表示出來,恐怕軍隊裡的上中下等級的軍人都不答應。

再說,大周這次是公主大婚的主辦方,是主人,當然,也得相應地表現出幾分主人的姿態和氣度來吧,故而,這國歌的響起,還真的很適合此刻的環境。

要不說呢,站在青龍大街兩側,等待公主婚嫁隊伍的老百姓們還真的在這國歌奏響的一刻,被激發出了愛國情懷,大家一個個地,別看有男女老幼,但是大家都心齊的很,他們迎著城樓的方向端正地站好,聽那豪邁、激情的國歌從城樓上方的國樂隊中傳來,大家都在國歌的陪伴中紛紛肅穆行禮,以示對本國君主大周皇上的敬意,同時,老百姓們也跟著哼起了國歌,在為歷次戰役中為國犧牲的大周男兒致敬。

一下子,這大婚前的打架和撕逼,以及起大霧、丟面子在此刻都不作數啦。所有人似乎都被音樂所感染、給昭領啦……

一個國家竟然因為自己的國歌而洗刷了人們浮躁的氣質、惡俗的品味,並且,將人們的心思全都聚集在了一道,擰成了一股繩。

大周皇上也有一絲感動,自己的國民在關鍵的時刻亮出了自己國家威嚴、肅穆的一面,這多給自己爭臉啊。

皇上把一張本不自然的笑臉換成了自然而然的笑臉,一張笑臉對著來客胡國太后,料想這婦人也不忍心再對自己下狠手啦。

皇上的心機還真的不少。

薛蟠顯然是功臣,他在國歌激揚的時候拼命地吹著笙,還不時地用騰出來一隻手打鼓,在他的情緒感染和節拍的引領下,軍樂隊更加地起勁啦,接下來,又得到了城樓下老百姓的群情歡呼,軍樂隊的樂手們則像被打了雞血似的,演奏得更加起勁,樂曲也從剛才激昂、慷慨赴死的音樂轉成了歡慶、喜氣的迎賓曲……

城樓下的老百姓從剛才肅穆的國歌中醒轉過來,在受到愛國主義洗禮之後,大周痞性十足的大周老百姓此刻就變成了一個個、散兵遊勇的良民,不再好意思鬧事,也不好意思給胡軍留下不好印象啦。

大周皇上雖然還在胡國太后的手心裡,但是,他還是為自己的下屬軍樂隊的表現,以及被淨化心靈的老百姓的熱情所感染,不住地點頭,表示作為君主,他已經完全領會了自己臣民們的一片悠悠愛國之心和拳拳報國之意。時不時地,他還向城樓下的自己的臣民揮一揮手,表示他永遠都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上,代表自己的國家,並且衷心看護自己的臣民綿羊。

在上下都滿意的情形下,除了胡軍和城樓上的胡國太后還在繼續尋找著胡王以外,從大周的皇親國戚到城樓下的百依百順的大周良民,大家看上去都很對路,心態好像也比較順遂,嗯,這一切都看似接近於圓滿,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婚慶的進行……

國樂聲驟然停下,從青龍大街的盡頭緩緩地步來了一輛車子,這車子雖然不是金碧輝煌的硬體裝點,但是,卻花枝纏繞、香氣襲人。

這香氣、這香車一下子吸引了老百姓們的注意,大家全都回過了身,向城樓的相反方向望去。

這不就是公主的花車嗎?!

大家開始興奮地高叫起來!

人們你爭我搶,急於撲到佇列的前面,好一看究竟。

這香車款款,不疾不徐,在幾位宮女的陪同下緩緩向城樓方向開近……

老百姓們這會兒可不是在打架鬥毆的現場啦,也不是剛才被軍樂所淨化、洗禮後的肅穆莊嚴啦,此刻,大家一哄而上,好像見到了自己國家的吉祥物一般,很興奮,很瘋狂,很不夠尊敬。

大傢伙的這種態度跟大周人的習性有關係,想當年是一幫自自野人,蠻幹有理的,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把蚩尤這樣的文化界知識分子所領導的先進部落給趕到了大山中,自己佔領了遼闊、富饒的中原,不僅如此,還把茹毛飲血的粗暴生活方式帶到了農耕地,把打架鬥毆升級為階級鬥爭和族裔之間的歧視等比較高階的鬥爭方式,同時,還用漂亮衣服、多汁多肉的菜餚掩蓋住了自身沒有文化底蘊這一致命的缺陷,終於,在多方掩飾和浮誇張揚下,大周被抹上了一層所謂的文明,並且自稱為禮儀之鄉。

但是,老百姓的根性還是那麼地狂野和粗放,這是文化所不能那麼輕易感染和訓導的。

這樣的百姓有一種天然地執著和直接,這似乎也成了大周民風的標誌,故而,硬裝,是完全裝不出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