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晴雯的如夢令> 第四百八十一章 照葫蘆畫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一章 照葫蘆畫瓢

小書生拿著麵包屑輕輕地抿上了一口,然後,遞給青幫老大和和珅大人,說:

“請兩位大人和我一起品嚐。”

青幫老大是個大老粗出身,要想做到僅僅是抿上一口,這樣“矯情”的動作,他還真的是拿捏不準。

與其照貓畫虎,不如自創一個題材好了。於是乎,青幫老大將麵包屑用手指頭按在了舌頭上,直接合上了嘴,他既不把它吞下去,也不會去咀嚼(注:這兩個動作要是真做,恐怕這麵包屑也讓他做不到)。

和珅大人笑眯眯地,依然一副和事佬的樣子,對任何事情他都不表示拒絕,但這樣的表現並不代表他的心裡就沒譜、沒有自己的想法。

這就是他身上最陰的一點,在韋小寶的觀察看來,這在場的小孩子們都繞著他走,就說明了和珅大人是來者不善,只有最敏感、最乾淨的小娃子才能感受到他那隱隱的殺氣。

和珅撿起指甲蓋大小的那麼一片面包屑,臉兒笑開了花,整個過程中,他既沒有像青幫老大那樣明顯地去庇護花姑娘,同時,也沒有因為小書生對花姑娘製毒販毒的定罪而暴怒於小書生,亦或是遷怒於花姑娘,可見:和珅和大人城府之深,簡直深過那老百講的亞特蘭蒂斯之海底陸沉。

和珅不同於青幫老大,青幫老大他是總也不按照指導來做事,且總自我獨創和自行其事得很。和珅則按部就班,完全依照小書生的指示將麵包屑抿在了舌頭和上顎之間,同時,他緊閉了嘴,既不吞嚥,也不咀嚼。

他並不像青幫老大那樣被動地做、賭氣囊塞地表示出不滿、好像很被動的樣子。和珅是何許人也啊,見什麼人他說什麼話,見什麼招他拆什麼招,所以,他依舊笑眯眯地執行小書生指導的所有步驟,絲毫看不出有任何違和的心理動態,同時,他很喜歡讓別人覺著雖然自己在人群中是主人,是職位最高的人,但是,自己確實是最最隨和的人。

這些表現還不足以說明和珅大人的性格特點,還要補充一點的是:和珅大人也和所有在場的人一樣,是不相信小書生有關花姑娘的麵包配方有毒品、又能自行解毒的這類胡謅八扯的,但是,和珅大人卻沒有如青幫老大那樣直接表示出輕蔑,像眾人那樣直接對小書生表示質疑,和珅大人也不是要因人力導,反而,和珅大人表現出的是“從惡如流”,或者說是用一句詩句可以形容為:“花自飄零水自流”,他追求的竟然是:客隨自己願,各自安好,各自承受各自的下場這一路子。

這個路子,可能和和珅大人從小的經歷有關係,要不就是他有一個嚴父,要不他就是受過什麼強烈權勢的管控和壓迫,以至於他在中年得志之後採取逆反行為——就是看似“不干預”。

所謂的不干預,並不是真的就什麼都不干預,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也就不稱其為和珅和大人啦。只不過和大人善於在朝廷中坐觀虎鬥的緣故,養成了處變不驚,該出手時也許才出手,那麼,對於今天這樣小打小鬧的動態事件,和大人自然是小書生怎麼擺佈、安排他做事,他就心悅誠服地做事嘍。也許,這可以叫做是高明,也許,這也可以被說成是那真正的獵捕能手往往都是伺機而動的,不發則已,一發則就是致命一擊。

對於和珅和大人的這一特點,料想:晴雯扮成的小書生再傻冒,就算是湊上去一個鼻子尖兒,她聞也聞得出是這碼事體,因為和珅大人的陰氣十足啊。

好在,晴雯這人也是個一向的“二百五”半吊子,所以,即便明知山有虎也偏向虎山行,她是依舊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方略來做事,不再去預估和珅和大人的反應。

和大人真的照葫蘆畫瓢,將那片面包屑抿在了口中,但是,他不像青幫老大那麼表現出不情願,故而,和珅和大人真正地去細細地咂摸著這片面包的滋味,並且眼睛有些上翻,好像在聯想什麼事情似的,原來,他是在品味著這片稀罕的麵包屑。

這時候,一個事情在悄然發生著。

青幫老大突然臉紅脖子粗,好像呼吸要困難的樣子,他的手緊緊地纂成了一團,好像要捶打自己的胸口。

當人們看到他漲紅的臉兒開始轉向蒼白的時候,人們這才意識到這應該不是被噎住了(注:因為一點麵包屑喂鳥都不夠吃,不可能是噎住了),而是他在窒息。

當人們就要伸出援助之手、解救青幫老大出危難的時候,青幫老大好像明白了大傢伙的意思,他做了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果斷的“制止”的手勢。

嗯?這是怎麼回事?

眼看著不大一會兒功夫,就要窒息身亡了,自己卻擺手不讓別人救助,這是斯德哥爾摩症候嗎難道?!

青幫老大突然呼吸流暢啦,而且,他囈語般手舞足蹈起來,唱的都是邊塞之曲,什麼“不到樓蘭終不還”、什麼“捲起千堆雪“……

接下來,青幫老大開始變得喜不自勝,不再那麼豪邁而雄壯,那雄性的氣勢似乎已經在剛才的那一剎都消耗殆盡,此刻,他轉而變得溫婉而曼妙,唱起了的是:

“郎有情啊妹無意”、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人們都看傻了,一向裡,這四方鄰里之間最怕提及的人物就是這個青幫老大,誰家孩子晚上不睡覺,恐嚇他的話都是:“你再不睡覺,讓青幫老大抓去給燉了。”

就這麼一個威武可以、富貴可以、義氣沖天的大老爺們不成想竟然拜倒在的不是姑娘的石榴裙下,確是姑娘製作的麵包,不,確切地說,是姑娘製作的麵包剩下的那點麵包屑之下。

人們突然對青幫老大的印象出現了史無前例地改觀。

醉人之態並不可惡,也不醜陋,誰會不喜歡一個喜興的人呢?!誰會不喜歡一個返璞歸真的人呢?

這,難道跟小書生所推薦的麵包有一定關係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