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們拿起了刀和叉,比劃得很是笨拙。有人兩隻手全拿的是叉子,有人兩隻手全拿的是刀子,他們衝著食物比劃了半天,卻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看起來,是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底下的看客們不覺交頭接耳了起來:
“這是要上戰場的節奏嗎?”
“就是啊,學胡人短打扮好箭法沒啥問題,可沒什麼事兒,幹嘛學吃飯時舞槍弄棒啊,不是倒退,這是什麼?!唉!真是世風日下啊。“
“嘿嘿,我倒是覺著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怎麼可能是好事呢?“
“你們想啊,這些評委怎麼說也是在業界、在京城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人,連他們都不會用胡人的刀和叉吃東西……”
“哦,你是不是想說,這說明咱們大周的餐飲文化還沒有受到胡人粗鄙的餐飲文化的侵襲?“
“不是,哪裡有那麼複雜?“
“那……?“
“我是說,這幫評委,也包括了和珅和大人,還有譽滿京城的青幫老大,都不會用胡人的刀和叉,很大程度是可以說明他們都沒有裡通外國,而且,他們對胡人的一切還是瞭解不夠的。“
“哈哈哈,原來你小子說了這半天,是在給和珅和大人捧臭腳吧?幫他摘乾淨嘍,也就是證明了他沒有過裡通外國的可能。“
“不管你怎麼說,我是這個意思。“
除了人們成為這重要評審過程的看客,嘰嘰喳喳議論給不停意外,小書生還真的不同凡響。
原來,別看小書生平日裡迂闊的很,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他卻不懼人言,不怕被安上裡通外國的罪名,直接站了處理,自始至終地代表著胡人那落後的餐飲文化,小書生此刻正還手把手地教一位評委如何使用刀叉呢。
“這位評委,請你看我的手勢,同時,也請支起耳朵來,聽我的講解。“
小書生如果不是很認真的話,那麼,他剛才的這段對評委說的話就可以被判斷為是對評委的不尊重,在評委評定自己作品的關鍵時刻,企圖用自己的言語來影響評委。
但是,由於小書生一臉的嚴肅和認真,把那個對待手上的刀和叉的評委從不知所措的狀態中解放了出來,並給了手把手的教導。這反而讓當事人的評委很是感激。
小書生說:“左手叉,右手刀,手腕衝下,儘量不要搭在盤子的沿兒上。“
這位評委真還就乖乖地聽從小書生的指導,鄭重地端著刀和叉,準備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