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這小書生肯於當眾比試,並爽快地將這個比試的最終裁定權給予了今晚夜宴的主人——和府上的和大人,大傢伙拍手稱讚,連連叫好。
之所以小書生的提議得到了一片熱烈的回應,那是因為這時夜宴已進行的七七八八,眾客人早已吃飽了撐的,開始進入大腦供血不足、但是腦滿腸肥、對吃的喝的處於滿意的程度。
這時候,人一方面很是懶散,在消化神兒,不利於激烈運動或者馬上離席,但同時,人因喝了點酒又有些個小興奮,兩個因素疊加了起來,人們那是又懶散又不甘心於就這麼懶散。
故而,有任何可以觀瞧的娛樂節目,此時那是絕對能受到歡迎,小書生此刻能夠提出來要和花姑娘比拼,並且是一種參賽競技類的可觀瞻娛樂,自然會受到眾人的追捧。
另外,這裡面,小書生的顏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上升期的人們心目中的紅人,一掃往日英雄氣概肌肉男的氣質,好像一縷春風掛來了另一種男性美——娘炮氣質,這無疑讓人們看管了肌肉男、蠻子男之後,感覺到清新靚麗,從審美情趣上,人們對此趨之若鶩,彷彿這是新的、時尚的審美尺度一般,故而,但凡有小書生出場,哪怕他只是掃個大街,也一樣在此勢頭之下得到了人們的鼓掌歡迎和熱烈追捧。
最後,還有一點,這個比賽具有競技性,這無疑增加了看點。一個年輕的顏值高的男的,一個年輕的顏值高的女的,一起比試一個他們倆都比較生疏的行當——烘焙,這無疑會將是今晚宴席收場前最最值得觀看的娛樂了,更給已經見慣不慣的人們有了留下了新的懸念,到底誰能贏,誰會輸。
雖然說到是最後一點,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必須地點明嘍,那就是,這場比拼的贏家那籌碼還是很大的。小書生如果在自己非常不熟悉的行當裡、而且這個行當是女性完成度要明顯高於男性完成度的情況下,如果能夠險勝的話,那麼,就意味著這席間叫作小紅的姑娘就不能夠再有權力毀婚約。
嘿嘿,這無疑也是吸引眾人觀看、敲邊鼓、跟著使勁兒、跟著出主意、瞎操心、窮忙活而樂此不疲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
比賽不日在和府和府正式打響,賽前另小書生髮愁的事情也解決了,甭管他小寶上那弄來的稀世堅果,能不影響她大顯身手就成。
隨著和夫人懷中那隻金貴的蝴蝶犬發出一聲好聽的狗吠,比賽正式開始。
比賽採用封閉式進行,雙方在各自選中的廚房內製作自己的參賽作品,其間除監製外誰也不許進入比賽現場。
片刻功夫小書生這邊的造型奇特的麵糰已經成型,醒了一夜的麵糰被小書靈秀的巧手做成一隻只生動的小豬崽兒。
小豬崽的眼睛是韋小寶花了大代價弄到的極品黑松仁,此時松仁正在和麵團發生反應。
“寶玉,火溫夠了嗎?”小書生望著案子上一隻只活脫脫的小豬崽彷彿已經看到它們披上一層金黃酥香的外衣。
寶玉沒有吱聲望爐子裡添了兩鏟子煤球,揪下一根頭髮搭在爐壁上,泛著紫光的火苗瞬間升起。
“可以了,入爐吧!”
火爐頂端的烤箱被開啟,一團熱浪鋪面而來。
此時監製衝場外高呼道小書生入爐。
這邊剛將全部十二隻小豬全部“趕入烤箱”,屋外傳來對方入爐的聲音。
封爐後,小書生協作寶玉保證烤箱內的溫度。
前期的製作固然關鍵,真正決定作品口感的訣竅此時才剛剛開始。
最初的第一個階段相對短暫,每隻小豬的體型都比較小巧,小書生採用高溫速成法結束第一階段的烤制。
進入第二階段之後溫度要繼續上升,使麵包形成硬的麵包殼,並使麵包定型。
此時二人雙手並用,不停往爐內添煤,每一次都是小半鏟子,多小豬表面則會產生開裂,會影響視覺效果。
這第二階段時常與第一階段相同,很快便會結束。
麵包皮(殼)的形成同時,熱量往內部傳導,內層溫度也在上升,短時間內表皮下的溫度接近100℃,形成外高內低的溫度梯度分佈。這樣熱量的傳遞方向(推動力)是由外向內的。
而麵包中水份的分佈剛好相反,是外低內高的水份梯度分佈。這樣水份是由內向外補充,並在表皮下形成蒸發層(因溫度接近100℃)。
但由於烘烤進行中,內部溫度會不斷上升,當達到澱粉的糊化溫度時(高於50℃),水份會被澱粉結合,這樣內部向外補充的水份會越來越少,蒸發層水份會減少,溫度會超過100℃,然後麵包外皮乾燥成一層無水的麵包殼(產品吸潮回軟後稱為麵包皮)。
寶玉知道決定作品好奈的就這第三階段,他不時用頭髮測這爐壁上的溫度,用以判斷爐內的溫度。
烘烤仍在繼續,火的藝術仍在廚房內上演著,小書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爐子。
熱量不斷向內傳遞。由於麵包皮的阻擋作用,以及內部澱糊化,往外擴散的水份有限,但溫度會不斷升高,最終接近100℃,這樣蛋白質也會變性。澱粉糊化和蛋白質變性後,麵包殼下面部分形成麵包囊,這部分實際上也熟化了。
麵包幾何中心部分在烘烤過程中得到的熱量最少,升溫速度最慢。由於中心溫度與麵包皮溫度相差太大,處在中間位置的麵包囊部位的水份既向外擴散,也向內部分滲透冷凝。當面包囊形成時,麵包中心水份比以前高出2%,溫度最終一般會上升到90—98℃。並形成麵包囊心。
爐內發生的這些林林總總的變化,在小書生的腦海裡一遍遍放映著。
突然外面傳來一聲“出爐”!
小書生不禁自言自語道:
“不會吧!這麼快……”
就是這麼快,對方率先將作品呈在和大人面前,而小書生這邊最後的收爐階段還未結束。
擔任最終的成敗不會因為誰先出作品而決定,還是要看作品本身來說話。